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50168
乳腺癌患者B超引导PICC置管与常规置管优势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郭洪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537KB,3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7 d内机械性静脉炎、局部血肿、置管后感染等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次数和置管到位率,以分析两种置管方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2可见,实验组在局部血肿发生率、置管后感染率以及感染总人数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进行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指标比较中发现,超声引导下,穿刺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且置管一次到位率较对照组高,减少了患者的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由于反复静脉穿刺输液而十分痛苦,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末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的通路。其适应证为缺乏外周静脉通道者、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者、需长期输液输血和反复采血者等。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输液途径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外渗,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留管时间长,为临床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3]。

    常规PICC术为护理人员盲穿完成,对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要求很高,而且对患者血管状况也有较高要求,临床上常出现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点:①由于患者年龄偏大、血液黏稠度高或穿刺时间过长易出现导管堵塞,导管前端触及静脉瓣而致穿刺不畅;②穿刺过深可误入动脉,甚至进入心房或心室,造成患者心律失常等;③选择导管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匹配,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也可导致导管移位或托出等并发症;④护理不当也可能出现感染、前臂水肿或导管堵塞等。

    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PICC术在B超引导下,可以让术者清晰、直观地观察患者待穿刺肢体的血管走向、血流状况、血管内径、关闭厚度以及血管的深度,为选择恰当的肘部静脉提供了准确依据,且增加了穿刺血管定位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穿刺与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本研究发现两组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7,P=0.00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64.0%(32/5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1.7%(44/48),主要原因为B超引导下操作直观便捷,仪器可直接显示穿刺、置管探入和固定过程,如发生偏差可及时进行纠正,大大提高了一次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操作者心理可保持自信,操作过程和谐而顺畅,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大大降低由于患者紧张而血管收缩致穿刺失败的可能性,减少了医患矛盾及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本次实验组置管一次到位例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638,P=0),且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大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9,P=0.010)。而对照组盲穿法在整个过程中如出现偏差则会增加穿刺次数,延长穿刺时间,给患者带来恐惧和担心。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在穿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常规PICC由于不能清晰辨别血管深度和走向及血管状况,易穿透血管壁而造成局部瘀血和血肿,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χ2=7.889,P=0.005),使患者治疗痛苦增加,加重心理负担。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为6例,全部为1次置管不成功者,可能是由于多次穿刺引起的局部感染,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5]。而B超引导下置管的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因此,加强术后须密切监测穿刺点皮肤局部情况、体温和血常规,如发现临床的症状或检验结果异常,及时给予处理。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考虑为与置管后护理和患者自身保护有关,护理中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避免上肢过度活动而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6-7]。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PICC置管较常规穿刺,可更加直观地选择静脉及观察穿刺置管进程,避免盲穿置管不当对患者造成的身体的心理的伤害,显著增加一次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优越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黎玉国,蒋朱朋.肠外营养的新途径-经周围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J].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99,26(4):193-195.

    [2] 陈衍智,李萍萍,杨丽芳,等.两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4(15):65.

    [3] 孙继红.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判断是否刺人静脉内的方法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6.

    [4] 耿辉,王兵,南虹.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穿刺点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