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148844
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取栓与介入溶栓的疗效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何志坚
第1页

    参见附件(1722KB,2页)。

     观察组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术前常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经健侧髂静脉穿刺,经鞘管置入5F多侧孔溶栓导管,然后置入患侧髂股静脉管腔内,经溶栓导管和鞘管泵入尿激酶100万~200万U,肝素30~50 mg/d(体重0.5~1.0 mg/kg),持续静滴,溶栓时间12~15 d,期间每4天经溶栓导管及导管鞘造影,根据血栓溶解的程度适度地调整溶栓导管的位置,并加以固定。

    1.3 随访

    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间隔为1年,随访项目包括复发及后遗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参照文献[3]制订下肢DVT的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无水肿,下肢对应部位周径差≤0.5 cm,造影或多普勒超声证实静脉通畅。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水肿减退但周径差为0.5~3.0 cm,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显示有血栓残留。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水肿明显,下肢对应部位周径差>3.0 cm,造影或多普勒超声证实患肢静脉仍闭塞。总有效=治愈+显效。

    后遗症:主要包括色素沉着、静脉曲张及间歇性跛行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效率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 两组的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后遗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后遗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从足部跖静脉丛向上到髂股静脉系统之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出现非正常凝固,急性期出现下肢肿胀、青紫,甚至股青肿、肢体坏疽,慢性期出现皮炎、郁滞性溃疡、色素沉淀等,站立后行走时局部疼痛甚至加重,更严重的会导致截肢丧失劳动能力,在我国此病并不少见,其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及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广大的医务人员不断地努力寻找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目前,DVT的临床诊断已无困难,但在治疗方面始终存在分歧[4-5]。介入碎栓术是DVT的导管介入治疗,早期介入碎栓可使髂股静脉血栓迅速溶解,血流动力学稳定。介入碎栓术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手术时间长、直接破坏瓣膜、挤压破坏血细胞及股腘静脉血栓溶解效果不一的缺点。介入溶栓是近年兴起的,其技术不断成熟,利用溶栓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血栓中,溶栓管可通过造影调节位置,可到达腘静脉远端,达到手术时间短,消除血栓效果好和减少损伤深静脉瓣膜的目的[6]。

    尿激酶为酶类溶血栓药,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有效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还能提高血管碱性磷酸酶(AOP)的活性,抑制AO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7-8]。使用抗凝剂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7~10 d后口服华法令3个月为DVT的经典标准治疗方案[9]。但因为DVT患者静脉瓣功能失调和静脉阻塞,运用传统肝素抗凝治疗和随后的口服抗凝剂对已形成的血块作用较小,且部分患者会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采用溶栓疗法,能通过溶解血凝块进而保护静脉瓣功能,且治疗效果提高平均3.7倍,是美国FDA批准用于静脉血栓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效率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笔者认为介入置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东文,罗涛,谷涌泉,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7,9(5):662-663.

    [2] Hansson PO, Welin L, Tibbin G, et 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study of MenBom in 1913" [J]. Arch Intern Med,1997,l57(15):1665.

    [3] 庄金满,赵军.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取栓与介入取栓疗效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2):1075-1078.

    [4] 景源,董国祥,赵军.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与溶栓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3):193-19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