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3期
编号:12232852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影响,评价其重要性,进而推进临床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进展。 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各54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巴曲酶溶栓滴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疗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处是否有出血点。 结果 在各疗程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的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24.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突发性聋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疗法,以免耽误病情。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水平;突发性聋;溶栓

    [中图分类号] R764.4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a)-0040-02

    突发性聋也称为特发性聋,在目前医学上属于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案均不明确的一类病症,通常是突然发生,在几分钟、几小时或者3 d以内,发生原因不明的干瘾神经性听力丧失,至少在2个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近些年突发性聋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愈发年轻化发展[1]。据调查,发病率每年已达到每年5~10万人,一旦未能及时治疗,常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了生活的质量。鉴于病因不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因而找到更有效、更高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寻求的突破点。笔者对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了巴曲酶溶栓治疗,发现了在溶栓治疗突发性聋过程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患者的标准为:①患者年龄在45~55岁之间,中位年龄48.9岁;②病情是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病程全部为3 d以内;③均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SSHL)[2];④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均为单耳发病;⑤排除药物过敏、滥服、药物依赖的患者,可伴耳鸣、耳堵塞感,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能反复发作的患者;⑥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的症状。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采用德国BE血凝仪检查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将患者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为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53例(>3.5 g/L,54耳),年龄46~51岁,男32例,女22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54例(≤3.5 g/L,54耳),年龄45~55岁,男28例,女26例。在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中,中度聋18例,重度聋33例,极重度聋3例;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中,中度聋20例,重度聋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巴曲酶溶栓进行治疗。首次用量为:巴曲酶10 U溶于0.9%氯化钠液250 mL缓慢进行静脉滴注,此后用量为5 U溶于0.9%氯化钠液250 mL缓慢进行静脉滴注,疗程期间隔日滴注1次,用药4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的其他治疗药物完全无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采用美国产电反应测听仪检测患者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疗程期间观察患者皮肤及黏膜是否有出血点出现的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2006)——疗效分级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测听纯音听阈的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到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到患者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有明显提高,至少提高30 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有一定提高,提高在15~30 dB之间。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没有改善,或提高在15 dB以下。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均于1周后结束治疗,两组间疗程后听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痊愈6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痊愈1例,总有效率为24.1%。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2.2 出血现象

    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皮肤或黏膜出血现象。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因其发病原因和形成机制的复杂和多样性,目前医学界对突发性聋的发病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近年来随着突发性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活质量,医学界对其研究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深入。尽管现代医学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突发性聋的原因仍旧不足,治疗也多位经验用药,疗效也不甚满意,但是我们仍能看到在突发性聋上取得的进展,我们越来越接近于突发性聋的真相。有权威报道称,高血压、高血脂、血黏度增高、糖尿病史,此类人群易发生内耳血管痉挛和血栓,内耳一旦发生运动障碍后,表现为迷路性内膜炎性损害,外毛细胞受损,神经上皮细胞随之坏死,螺旋器消失,球囊或椭圆囊也会受累[3];患有颈椎病史的人更容易在晚间或晨起发生突发性聋,其原因可能是夜间睡眠时血流缓慢,极易诱发内耳血拴的形成,再加上高血压或高血脂、血黏度升高,都可能加重血栓形成,继而导致内耳缺血而最终发病;再者,患者年龄有逐年下降为年轻化的趋势,可能是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耳蜗血管的痉挛,进而诱发了突发性聋的病情发作[4]。, http://www.100md.com(潘芳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