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251844
内服外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5日 刁宏
第1页

    参见附件。

     1.5.3 疗程 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6 疗效标准

    判定标准: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疗效标准。临床控制:哮喘控制,哮鸣音消失,或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显效:哮喘减轻或发作次数及感冒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50%,症状明显减轻,偶有轻度发作,口服药物即可缓解。有效:较入组之前发作次数减少30%~50%,症状有减轻,偶有中度发作,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无效:较入组之前无变化或变化很少,症状无明显减轻,发作期口服药物效果差,需静脉用药控制。总有效=控制+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偏态计量资料采用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M)及四分位数间距(QR)来表示,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采用 t检验;两组间疗效用非参数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32例,其中,临床控制1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32例,其中,临床控制14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25%。对两组实验数据应用非参数的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461,P = 0.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常见病,是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反应和炎性介质作用的慢性气道炎症,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哮有宿根,宿根是指哮喘发作过后,一旦遇到与之相关的外在条件,即诱发因素,哮喘又会发作,是构成哮喘的根本病机。而其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以“痰”为主,而内因主要以“虚”为主[5],内外因之间互为因果。痰之产生责之于肺之布散津液、脾之运输津液、肾之蒸化水液功能不能,以致津液凝聚为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宿根。肺为水之上源,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失宣肃,水道不得通调,致水液停滞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内停,聚而成痰;肾为水脏,水液的正常输布有赖于肾的气化蒸腾,肾虚水液不化,则凝而成痰。因此,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痰饮内生”。而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更易感外邪,外邪引动伏痰而导致哮喘的发作。因此,防治哮喘应从两方面进行:①化体内伏痰而祛除哮喘发作的病理基础;②扶助正气,调节机体功能,抗御外邪侵袭而抑制哮喘发作的诱因[6]。内服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用生黄芪60 g、太子参30 g、白术10 g、茯苓20 g、甘草10 g、防风10 g、地龙10 g、陈皮15 g、半夏10 g、蛤蚧10 g。太子参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太子参皂苷A、棕榈酸、亚油酸、β-谷甾醇等,还含有糖、磷脂、氨基酸、挥发油及微量元素锰、铁、铜、锌等。因太子参药性平和而入脾经,脾胃虚弱而不受补者,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增强补脾益气功能。茯苓具有利水祛湿,健脾,安神的功效;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的功效。脾喜燥恶湿,脾气虚的话,无力运化水液,从而产生湿邪,茯苓利水渗湿的作用靶点在中焦脾胃,故祛除脾湿作用较好。而白术补脾气作用较强,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并且还有利尿的功效,使湿邪从小便得以出路。两者配伍,能增强健脾祛湿的作用。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地龙提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地龙煎剂及提取物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蛤蚧味咸,性温,归肺、肾经;体腥气雄,可升可降;蛤蚧具有补肺、滋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效。李时珍誉其“补肺止渴、功同人参”,“补肺润骨,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咳,肺痿咳血,气虚血竭者宜之”。蛤蚧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和解痉扩管,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较好。外敷定喘膏最早出自《张氏医通》,原名白芥子膏[4],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采用穴位热敷的方法对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防治,采用肺俞、膈俞、心俞这些背俞穴。肺俞可宣肺理气,既可散肺中留伏的寒邪,又可补益肺气;心俞可调理气血;脾俞可健脾化痰。外敷药物均为祛痰理气、散寒逐饮之品,主方中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温中散寒,入肺经,利膈宽胸而化痰饮;细辛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元胡行气活血,使气行而水行;甘遂攻逐水饮;炙麻黄宣肺平喘;地龙性寒,功能清热止喘;以鲜姜为引,使诸药之性透过皮肤渗入脉络发挥作用。人体阳气得热气相助,有助于辛温、通经、逐瘀之药与经络同作用,外祛痰邪,内扶正气。外敷药物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相关脏腑,激发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7-9]。

    总之,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能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及减轻症状,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内服外敷疗法治疗哮喘缓解期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且此方法用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建成.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体会[J].河南中医,2009,29(3):270.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

    [4] 邹积宝,孙永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52-53.

    [5] 裘生梁,徐俪颖,鲁建锋.论脾虚为支气管哮喘之“宿根”[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