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333547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朱晓晶 韩秀蕴 崔文波 林学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及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患者112例,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对照组接受心理科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次40 min,10 d为1个疗程,连续做2个疗程。两组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20 d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 结果 研究组生物反馈治疗后,SAS、SD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用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生物反馈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1.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063-03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常反复在医院各科室就诊,花费大量的精力及金钱,但是效果仍不明显。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发病率也逐年增多,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2月在本院病房确诊的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系本院2011年5月~2012年2月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男22例(39%),女34例(61%),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46.9±3.8)岁,其中,农民22例,干部10例,学生6例,工人4例,其他人员14例。对照组男18例(32%),女38例(68%),最小19岁,最大72岁,平均(47.5±4.6)岁,其中,农民24例,干部12例,学生4例,工人4例,其他人员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从事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应用丹麦灵北生产的由西安杨森分装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氢溴酸西肽普兰(产品批号100830798,规格20 mg/片)20 mg,qd,谷维素20 mg,tid,劳拉西泮0.5 mg,bid,佐匹克隆7.5 mg,qn。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同时使用广东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BBB-1A型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为了消除患者对电子仪器的顾虑,在治疗前,对患者讲明治疗的目的及方法。用现代电子仪器把患者体内生理机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声、光等反馈信号,从而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了解到自己体内内脏及其他躯体机能哪些需要调节,让患者明白,无电流通过躯体,也无任何危险。告诉患者把握三点:①把握清晰的动画内容和要求;②注意力集中治疗,不可分心;③治疗结束后,平时可回忆治疗过程,理解反馈信息的含意。常用的脑电电极记录点为脑中央区、左耳及右耳,同时对患者的心率、呼吸、呼吸率、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测试。治疗前进行几分钟的放松,有音乐或视频两种方式。

    1.3 心理评估工具、检验项目

    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20 d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态评定。治疗前后,减分率超过25%即为有效,超过50%为显效,有效率为(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SCL-90结果比较

    入组时两组SCL-90无差异(P > 0.05)。见表2。研究组治疗后SCL-90抑郁、恐怖、焦虑、躯体化有明显改善(P < 0.05)。见表3。

    2.3 SAS、SDS治疗结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SAS、SDS优于治疗前(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无差异(P > 0.05)。研究组治疗后SAS、SDS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 < 0.05)。

    3 讨论

    生物反馈疗法又称植物神经学习法,或称生物回授疗法,是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它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消除病理过程,使患者身心健康。人类个体在其生活过程中不断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社会的、心理的、生物的三个方面。而个体适应环境的模式是信息→反应→信息→反应。机体必须在这个模式中不断保持其内环境的动态稳定。相对的稳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必须不断地接受信息不断调整给予新的反应,二者循环往复成为反馈过程。以前应用的更多是传统的生物反馈治疗,一般采用肌电,皮肤温度,皮电,呼吸和心电。而现代的生物反馈治疗加入了脑电、BVP等更多人体生理指标反馈信号。本次的生物反馈治疗是应用的多媒体技术,使反馈形式多样,更加生动活泼。采用的脑电信号,训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较传统的生物反馈(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更直接,更有效。躯体形式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是各种躯体症状,是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性疾病[1]。有些患者自身文化程度偏低,不懂科学,身体不舒服便对自己深度暗示,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就诊经历,用过各种药物甚至是手术但是治疗效果仍不佳时[2],更容易引起抑郁、焦虑,长时间下去会导致血液生化,神经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的改变。利用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使患者面对不断的视听刺激,传入治疗者大脑,引起认知的改变。而认知的改变,则引起情绪的变化、继而对躯体症状以及最终神经、内分泌及生化产生影响。通过在接受信息时就改善对信息的反应,就能提高人体机能的调节能力,促进内环境的稳态,也就是生物反馈的原理。使患者明白可以通过自己有意识地主动调节生物信息,譬如调节心率、升高或降低血压等。生物反馈治疗过程就是学习正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对抗病态性条件联系,从而纠正和矫正不良行为和习惯,消除病体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而达到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基础药物及生物反馈治疗20 d后,焦虑、抑郁、恐怖等情绪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此可看出大脑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悲观紧张等不良情绪,缓解身体不适症状,同时可看出使用生物反馈治疗要比单纯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好[3-4]。生物反馈治疗能迅速改善躯体症状,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患者对自己心理、生理活动的认知、反应的能力,无副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