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1)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该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限制,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自从动物模型引入到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后,人们从多个角度逐步来解释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从动物的神经发育模型、药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多个方向,就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c)-0023-0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不协调为特征,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大约为1%。由于神经病理学知识上的缺乏及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到现在为止人们对其还没有完全了解。随着动物模型在该领域的兴起与发展,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神经发育模型、药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多方面来综述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1 神经发育模型
1.1 对新生动物的脑部损伤
这类模型主要是用一系列方法损毁新生鼠、猴某些特殊脑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