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32514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的128排CT血管成像及其与前交通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张鹏举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的128排CT血管成像的影像表现及其与前交通动脉瘤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本院行CT颅脑血管成像的患者60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6例(研究组),无交通动脉瘤患者3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前交通动脉及与其相连的A1段的造影表现差异,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病与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的关系。 结果 ①两组A1段形态表现主要为直线型和成窗形,其中直线型共54例(研究组24例,对照组30例),成窗型6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4例),两组A1段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两组共发生A1段变异21例,其中左侧优势14例(研究组10例,对照组4例),右侧优势7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5例),研究组A1段变异左侧优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本组右侧优势发生率(P < 0.05)。③研究组前交通动脉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128排颅脑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变异情况,并且复合体的变异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 128排螺旋CT;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血管变异;交通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c)-0093-03

    颅内小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及三支主要脑动脉,而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A1、A2段等构成了前交通动脉复合体[1],临床研究提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血管变异较常见,并且该部位是脑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而血管变异极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因此研究血管变异及类型对脑血管瘤的预防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选择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6例,进行CT血管成像,探讨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情况及其对血管瘤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CT颅脑血管成像的患者60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6例为研究组,无交通动脉瘤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53.5±1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2.3±11.8)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怀疑动脉瘤行CT脑血管成像检查,排除存在多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排除脑血管畸形及动脉粥样硬化者,排除急性脑出血、脑缺血、脑水肿患者,排除对造影剂过敏患者。

    1.2 仪器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128排螺旋CT,造影剂为碘比醇注射液,购自法国 Guerbet公司。行CT扫描前经肘静脉注射碘比醇造影剂(350 mg/mL)50 mL,注射速度为5 mL/s,随后以5 mL/s的速度推注生理盐水20 mL,采用Sure start扫描方法,以颈内动脉中央为监测点,以鼻咽水平为兴趣层,以120 HU为增强扫描的启动阈值,扫描基底动脉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部分。增强扫描参数为层厚0.67 mm,层距0.2 mm,电压为110~120 kV,电流为250~300 mA,矩阵为512×512,扫描时间为7.5~8.5 s。扫描完成后将数据输入PHILIPS EB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

    图像评价由至少2名同职称的放射科医师阅片、判断。记录前交通动脉瘤的位置形态、记录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情况,判断有无血管变异及左右侧优势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

    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1段均呈锐角发至同侧颈内动脉末端,并沿额叶底部与前交通动脉吻合,后延伸为A2段,两组A1段形态表现主要为直线型和成窗形,其中直线型共54例,成窗型6例,两组A1段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直线型表现为A1段起始自额叶部,然后沿丘脑,终末段沿视交叉,均呈弧形分布,并且最终和前交通动脉连接,并延伸出A2段。成窗型则表现为A1段血管腔被分割成卵圆形或三角形区域。

    2.2 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情况

    两组共发生A1段变异21例(研究组12例,对照组9例),其中左侧优势14例,右侧优势7例,研究组A1段变异左侧优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本组右侧优势发生率(P < 0.05)。见表2。

    2.3 前交通动脉变异情况

    以前交通动脉单支动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为前交通动脉正常。以两支及以上动脉平行或交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为前交通动脉变异。本文研究组患者出现前交通动脉变异1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典型病例

    本院2011年10月收治1例男性患者,56岁,入院后怀疑颅内动脉瘤,于入院3 d后行CT 颅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左侧明显前交通动脉瘤,但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走向及血管本身无明显变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