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61758
我国亟待建立缺铁性贫血的统一诊疗标准(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第1期
     谈到这里,胡善联教授加重语气说:“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也必须重视起来,那就是我们亟需在临床实践中对相关医师加强培训,使得我们在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面,能够有相对比较统一的治疗方案。这是因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同科室的医生、不同的处方行为,以及临床治疗的需要,还有没有必要进一步推广静脉注射铁剂的使用等因素;同时对于国内临床治疗实际使用铁剂问题,从文献的综合情况来看,还缺少卫生经济学的评价研究;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于我们优化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也是至关重要的。”

    采访时同时在场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吴华教授则从专业的角度介绍说,铁是人体内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维持很多主要代谢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生命元素。全球约24.8%的人口患有贫血,中国的贫血患病率约为20.1%,其中半数是由缺铁导致的。缺铁和贫血是许多严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这些疾病包括慢性肾病 、慢性心力衰竭 、化疗引起的贫血、炎症性肠病、大量月经出血和产后出血。慢性肾病患者、育龄妇女、怀孕妇女、发育期儿童中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因此,吴华教授表示:“缺铁性贫血会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甚至死亡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数据显示,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会增加30%至40%。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病人血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百拇医药
    采访时也在场的刘宝教授也认为:“由于铁缺乏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缺铁性贫血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造成医疗负担的重要疾病之一。所以,加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对减轻我国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妇女儿童以及慢性肾病患者是推进缺铁性贫血防控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加快制定并推广缺铁性贫血的全国性诊疗指南,促进对临床医师的培训,同时开展对静脉注射铁剂的卫生经济学研究,以进一步评估其临床价值,推动临床规范化治疗。”

    有鉴于此,胡善联、吴华和刘宝此三位专家共同呼吁: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缺铁性贫血在防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目前在学术界通过循证医学的手段建立统一的诊疗标准,已经势不容缓!

    专家简介

    胡善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卫生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评价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卫生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政策与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与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重点联系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局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应邀为第二军医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大连医学院、浙江大学及江苏东南大学的兼职教授。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卫生系统研究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政策与系统研究联盟委员。现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咨询专家、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亚洲分会离任主席。近年来参与的研究项目有卫生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墨克国际基金会及多家外资或合资医药公司企业等组织资助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主要工作方向有卫生筹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药品价格、基本药品政策及药物经济学等。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在该院取得流行病学在职研究生学位,1982年取得英国伦敦大学热带医学和卫生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7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以及哈佛大学从事研究访问。

    , 百拇医药(刘志学)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