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483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在早期冠心病诊疗中的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韩朝辉 张余川 龙静 陈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在早期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冠心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凝血系统指标、血浆指标。 结果 血脂检测中,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凝血系统指标检测中,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浆指标检测中,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抗凝血酶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早期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的异常表达,及早检测有助于早期冠心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血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070-03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起病急且致死率高,多发于老年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有研究表明,早期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机体的凝血状况有密切关系,高凝状况与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机制[4-6]。血脂是机体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可以准确反映机体的脂类代谢情况,是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水解生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可作为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是机体凝血酶活性的体现;纤维蛋白原是机体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早期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抗凝血酶Ⅲ是机体肝脏生成的一种丝酶抑制蛋白,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7-9]。为了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在早期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冠心病患者128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30例进行血脂指标、凝血系统指标、血浆指标的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冠心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年龄为52~76岁,平均(65.3±10.4)岁,其中男81例,女47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早期冠心病诊断标准[2]。排除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感染、肝肾疾病、创伤、肿瘤患者。选择健康体检人员130例为对照组,年龄50~74岁,平均(63.9±11.2)岁,其中男82例,女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 mL,于3 000 r/min转速下离心3 min,取离心后的血清。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日本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凝血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均采用ACL-ELITE全自动血凝仪(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进行检测。生化试剂为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凝血检测试剂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严格遵照说明进行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分析

    两组血脂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凝血系统指标分析

    两组凝血系统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两组血浆指标分析

    两组人员的血浆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抗凝血酶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3 讨论

    早期冠心病的发生机制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机体血液的高血凝状态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一种止血、抗凝、凝血发生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血栓前状态,即形成纤维蛋白前的状态,容易引发血栓或多种血液病。在早期冠心病发生过程中,常伴有血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的异常表达。

    血脂是人体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总称,其中中性脂肪为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类脂为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三酰甘油可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胆固醇主要为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的有效成分之一。血脂含量的变化可以准确反映机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血浆中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迅速升高后,容易引发高脂血症的发生、高三酸甘油酯症等疾病,可诱发血栓的发生。

    D-二聚体是一种在纤溶酶影响下由交联纤维蛋白生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在机体处于纤溶亢进、微血栓成型、高血凝状态下,血液中的D-二聚体含量将会快速增加。通过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纤溶酶的活性、血栓状况、凝血酶的活性,因而可作为监测机体血凝状态的有效指标之一。早期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在于血栓的形成,机体处于高血凝状态时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