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的编制(2)
第1页 |
参见附件。
2.2 内容效度
为了检验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条目的一致性,进行了条目-因子项相关分析。用每个条目的得分与其所属因子项得分计算相关性,以及计算各条目评分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r)获得问卷的内容效度。各条目与相对应因子、自我教育问卷之间的r值均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 < 0.05)。见表3。为了检验各因子项与总问卷之间以及各因子项之间的一致性,将自我教育问卷各因子之间与总评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表4结果显示,各分问卷r值在0.217~0.570,都低于各分问卷与总问卷间r值。
2.3 效标关联效度
在国内还少见同类性质且具有很好信度与效度的问卷。因此本问卷主要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6]和学习投入量表[7]总分作为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的效标效度。表5结果显示,自我效能量表以及学习投入量表分别与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的总分、自我调控因子、自我认知因子、自我评价因子、自我超越因子、自我完善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 < 0.01)。
2.4 信度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自我教育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858。间隔3周后选取60名学生为重测对象,前后两次自我教育问卷的r值为0.781(P < 0.01),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问卷测量的结果可靠。
2.5 医学生自我教育的评分情况
对本问卷受试的409名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总均分及各因子的评分情况进行汇总,找出各因子评分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并用医学生在各因子的评分/该因子应得最高分,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率,同法计算出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的得分率。其中,自我认知因子的得分率最高,为67.94%;自我调控因子的得分率最低,为61.67%;自我教育总问卷的得分率为64.82%。见表6。
3 讨论
医学生自我教育是其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行为,既是身、心、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自我能力和自我意识发展的推动力量。本研究通过分析自我教育理论内涵,整合已有的研究所揭示的自我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初步建立了自我认知教育、自我调控教育、自我发展教育3个因子的结构,然后通过分析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提取医学生自我教育所包含的核心成分,构成了包括36个条目的医学生自我教育初试问卷。完成了对409名医学生的测量,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立自我调控、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实现4个因素,共27个条目。本研究的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都满足统计学要求。
从因素构成方面,将初始的3因子结构演变为4因子结构。与初始的理论结构相比较,去除了自我发展教育因子,增加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两个因子。这可能是在医学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将自我的充实完善作为教育的一个过程阶段,而在此阶段的基础上再完成自我实现,虽然二者具有关联性,但在行为执行方面将其分为两个内容和步骤。这一分解,将自我教育评价的功能更为细化。从本次对自我教育结构的研究状况看,要达到对自我教育的理论和结构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尚需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综合Cronbach's α系数、项目与所属分问卷的相关以及分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各维度内部及整个问卷内部的一致性较高。虽然自我实现与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相关系数略低,但P值仍小于0.01。
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及其4个因子与自我效能和学习投入问卷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这可能是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解决问题的方式,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在应对挑战时有信心,常常采用较为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8]。因此,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完成自我教育,实现个人发展。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心理积极面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本问卷倾向于对学习方面的自我教育,包含诸如“15.我对我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很满意”、“20.对于我想学习的内容我总是能找到学习的途径”这类与自我调控学习有关的内容,体现了本问卷对学习领域的自我教育关注,因此与学习投入量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本问卷是在理论分析和开放性问题内容的提取基础上完成的。研究获得的问卷信度和效度指标基本确保问卷及其4因子结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研究尚存在以下局限:其一,单一思路的理论分析难以涵盖自我教育的所有内涵,所以可能遗漏某些医学生自我教育的核心成分。其二,自我教育是存在于个体生活中的一个普适现象,不仅仅涵盖在校文化课的学习,还包括思想道德领域等多方面,本研究的统一测量方式可能会使测量范围局限。第三,尚需大样本量的问卷验证。
医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突破了传统的他育式教育,是在自我教育意识的支配下,医学生根据个人心智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育自主性,借助教育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是有意识地完成自我培养,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重在基本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一适合于评价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教育水平的问卷,可以量性地评价其自我教育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指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钟芸.自我教育的概念及与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11,(6):75-77.
[2]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41
[3] 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8.
[4] 张琴秀,曾先锋.初中生自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2):6-10.
[5] 程文晋,渠长根,武彩鸿.自我教育论.北京:气象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0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