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632043
豪饮沧桑,为医学拓开多彩的路径(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34期
     李建民教授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还参加了国家科委新药基金资助课题“山茱萸总甙抗类风湿性关节炎Ⅱ类新药”的项目研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课题“气阴双虚型干燥综合征模型制作和病因病机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他主持了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课题“肾络瘀痹(肾纤维化)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北京市海淀区科委重大基础专项“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临床管理体系数据库平台”建设和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肾络瘀痹理论干预高血糖诱导足细胞ERS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参与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IgA肾病病理变化与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研究”;领衔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利用个体化诊疗平台评价中医药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疗效的研究”及“CKD治疗指南在北京地区的应用推广及改良”……

    更令国外内肾病学界瞩目的是,李建民教授集多年学术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肾络瘀痹”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病机这一观点,并对此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十余年的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系统构建了“肾络瘀痹”中医学理论框架。

    去年端午节期间,李建民教授在微信上晒出了一张比较“狼狈”的照片。附在那张白大褂上污迹斑斑的照片旁边的是一段话:“别人都在过节,俺还在喂老鼠。老了,手脚不利索了,一不小心洒了,脏了一身……”这段颇有自嘲意味的话,实际上是他假期里一个人猫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的“纪念”。

    ——这条不经意的微信,也许恰好从一个侧面,揭开了李建民教授为什么能够在科室建设、个人学术多方面齐头并进,并终于荣获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的“奥秘”之所在……

    生活,恬淡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3年前,记者第一次去采访李建民教授时,刚和他聊了没几句,他一眼便注意到了到记者的相机,接着便马上转移了话题,从相机说起,滔滔不绝地侃起了摄影;这一聊,一下午的时间没了,天至薄暮时,他还意犹未尽。

    那天下午,采访虽然失败了,记者却认识了一位摄影大家——他的电脑里,储存着度假时拍摄的几十幅风光摄影作品:云雾缭绕间的蒙古包、碧绿草原上的朵朵白云、朝霞满天时的密林光影、暮色苍茫中奔驰的骏马……李建民教授兴致勃勃地阐释着每一幅作品的用光、构图,镜头选择、创作理念等等,令记者获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一幅照片布满了枯树枝叶,极不显眼地点缀着几点淡黄色的小花,这幅作品在不久前的一次摄影展中获了奖!“这些小花,昭示了生命的本质啊。”听了这话,记者顿时觉得原本死寂的画面充满了活力……

    ——一位临床医学学者的生活,并不是刻板单调的,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李建民教授开玩笑说,他节衣缩食,把“私房钱”全部拿去购买了摄影器材和胶卷;并自嘲说:“要想败家,就玩儿摄影。”

    除了对摄影“发烧”,博客上线时,他写博客;微博兴起时,他玩儿微博,而且一不小心修炼成了“大V”,粉丝有15000多个;微信刚一流行,他又赶了时髦,时不时发几张“卖萌”的照片,自娱、娱人;转载与原创,最多时一天发过30多条。记者分析了他的微博和微信所发的内容,大致归为五类:一是自己原创的人生感悟,二是与医学相关的临床经验,三是摄影、书法等五花八门的个人爱好,四是各类互通有无的医学会议、讲座、政策信息;最重要的是第五类,他天天在微博上解答着患者对于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的问题。

    2014年春,李建民教授的肩上又多了一个担子——医院医务处主任。我们都知道,任何一家医院的医务管理机构,都是医院重要的职能部门。作为该部门领导,这与他此前仅管理肾内科这一个专业科室的工作,要付出不知道多少倍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浏览他的微博和微信,你会发现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业余爱好”。“没有影响那是假的,这大半年来,我外出休闲摄影的机会不多了”,李建民教授有些遗憾地说。记者也注意到,他的微博、微信发出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两个时间段:凌晨或者深夜。

    “中秋回老家探亲,又见到1991年我开始治疗的一位尿酸性肾病血肌酐为190ummol/L患者。20多年过去,他的血肌酐为224ummol/L。当年我硕士毕业回到故乡他找我看病,开始服用我开的中药,坚持至今。我考博士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后,他有几年没有见到我,依然坚持服用我当年的中医处方,令人感动。”这是今年中秋节后李建民教授发出来的一条微博,一天不到,就被粉丝们点击了3万多次,转发了几十次,赞叹他的医术的,感慨患者对他恒久信任的,咨询相关疾病问题的等等,他均不厌其烦地一一作答,对于他不方便回复的医学问题,“我私信你,给你介绍当地的专家”。

    粗略统计,在李建民教授迄今发出的近3万条微博中,为患者释疑解惑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他把这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当成了“诊所”。在微信上,他还开了一个“晨语”专栏,随手记录着他的人生感悟,其诸多睿智之语,丝毫不逊色于很多美文大家的“心灵鸡汤”。

    “无论我们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的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将生活中点滴的往事细细回味,怀平和之心,恬淡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这是记者随手摘录的他近期一则“晨语”。尽管李建民教授刚刚荣获了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但从这些“晨语”中,我们却可以悟出他在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人生路后,所历练出的恬淡充实、荣辱不惊的人生智慧……

    专家简介

    李建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临床肾病糖尿病学者;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处主任兼肾内科主任。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北京首届中医“125”人才,国家自然基金中医中药学科同行评议专家、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类评议评估专家、中医类科技成果奖项评估评审专家。2014年出席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双先评比表彰大会”,荣获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科委等各级中西医结合临床肾病研究课题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专著多部。 (刘志学)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