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5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603396
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5期
     目前,西医多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副作用明显,而祖国医学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上具有独到的优势,如针灸、电针及中药内服外用等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3]。大量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对肠道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少,费用低廉,便于在临床上推广。“下合穴”是机体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之一,自古就被历代医家重视。《素问·咳论》曰:“六腑以通为用,治腑者治其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荣输治外经,合治内府。”上述均为古人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此处“合”即为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本研究对肠道术后患者采用早期电针下合穴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2年1月~2014年9月在浙江医院接受开腹胃肠手术的患者,共86例。入组标准:①均符合2001年第5版《外科学》中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4],即患者开腹手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消失、肛门不排气、不排便,或出现发热、呃逆及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②年龄小于80岁。③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36~78岁,平均(53.3±5.8)岁;手术方式:全/次全胃切除术33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17例,结肠切除术20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