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58815
领跑药物载体研究,推动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第1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马洁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在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筛选、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开展体细胞免疫治疗,以及肿瘤靶向药物平台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特别是她建立的靶向药物载体技术平台,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理论、新思路,成果显著

    记者了解到,马洁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肿瘤靶向治疗研究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部分成果获得转化并推广应用。她带领的课题组的多项研究成果为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建立完善了抗肿瘤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为我国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高我国肿瘤诊治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马洁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组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还发现并鉴定了数个与结直肠肿瘤转移、胰腺癌耐药相关的microRNA,通过研究功能机制探讨其作为药物靶点的潜能;筛选出多个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和预后相关的血浆microRNA,为胰腺癌患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多个候选分子标志物。在肿瘤免疫及微环境基础研究领域,利用化学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模型,从分子和细胞水平阐释了IL-17A/G-CSF Axis对于T细胞、MDSC和上皮细胞的调控作用,为探索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关系及慢性结肠炎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在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在肿瘤靶向治疗研究领域,马洁教授领衔构建了靶向药物载体技术平台,研发出数种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可针对肿瘤药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材料,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为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基因治疗,提供了载体技术指导原则及方法;同时他们发现了某些纳米材料能够通过诱发体内免疫应答,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通过纳米球的应用,已研发出一种pH敏感型的结肠癌靶向药物运载系统,该系统能够运载油溶性化疗药,并将静脉注射给药改变为病人更易接受的口服给药;研制了胰腺癌间质化疗新药——非同步释放吉西他滨微球缓释剂,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化疗方法;针对卵巢癌构建了微球包裹的抗CA125单链融合蛋白,该蛋白能激发极强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已成为临床抗卵巢癌治疗的候选疫苗之一。此部分成果获得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华夏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同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该研究小组自2005年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院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体细胞治疗研究。通过研发新型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期。相关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该项目于2009年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进入临床治疗实验,实现了实验室研究成果向临床治疗的转化。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发出PCL-g-PGMA/明胶复合材料和PCL-g-PDMAEMA/明胶复合材料,这是两种具有高细胞吸附性的聚合物支架材料,可以实现细胞的两次转染,大大提高了基因转染的效率,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百拇医药
    研究课题成为

    抗肿瘤新药研发的趋势

    马洁教授向记者强调了药物载体的研究必要性:“由于传统抗肿瘤药物存在靶器官药物浓度低、疗效不稳定等不足之处,所以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增加药物定向富集到肿瘤部位甚至肿瘤细胞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的研究领域之一。”

    马洁教授接着说:“与抗肿瘤新药的开发相比,靶向载体的开发还具有开发周期短、难度及风险小、投资回报大等优势。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技术平台的建立不仅符合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也将对我国抗肿瘤靶向药物及载体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根据药物不同的理化特性和作用方式,选择适宜的材料,建立了脂质体、微球等不同类型的靶向药物传递载体,并对影响载体性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改进了制备工艺,制备出具有高效、低毒、可控释放等特性的理想药物载体,并将之应用于抗肿瘤的实际治疗中,为靶向药物载体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经过多年努力,马洁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功开发出多种载药量高、靶向性强、药物释放速度可控、可适用于不同抗肿瘤药物类型的化学类药物载体,并对这些靶向制剂的关键技术指标如载体的稳定性、包封率、药物在肿瘤组织中持续的高浓度状态等特性,进行了优化和改良。

    脂质体类药物载体

    脂质体是人工制备的由磷脂双分子定向排列而成的微球,因其具有制备简单,对机体无毒性作用、无免疫原性及易实现靶向性等特点而倍受重视。马洁和研究小组根据药物的溶解特性,制备适宜加载不同药物的脂质体剂型,获得了载药量高、稳定性强的脂质体注射液剂型,提高了药物的抗肿瘤能力。如柔红霉素脂质体注射液,脂质体粒径为100nm左右,药物包封率大于95%,渗漏率小于5%,有效地躲避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4℃下可稳定保存2年。研究表明,脂质体柔红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77.59%,柔红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57.5%,脂质体组的肿瘤抑制率为1.45%。

, 百拇医药     “脂质体是良好的药物载体,国内尚无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的脂质体剂型配方。为了实现脂质体的工业化生产,我们对脂质体膜的成分进行了改造,开发出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脂质体注射液新工艺;使用了抗氧化剂α-tocopherol和desferal,极大地降低了柔红霉素脂质体注射液被水解氧化的机率。该制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与裸药相比无显著差异。体内毒性试验表明,脂质体显著降低了柔红霉素的毒性。体内药理代谢试验表明,脂质体柔红霉素在血中的浓度约为游离药物的5倍。体内治疗试验表明,脂质体柔红霉素较游离柔红霉素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应。” 马洁介绍说,“我们研制了长春新碱脂质体注射液,利用小鼠尾静脉给药后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分布实验证明,长春新碱脂质体可以有效降低载荷药物的毒性,在不同种类的动物试验中降低毒性1.7至2.1倍。我们开发的长春花属生物碱脂质体、柔红霉素脂质体的制备新工艺,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http://www.100md.com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