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870435
捍卫生命尊严,发展我国和缓医疗事业(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6期
     阳光从窗外投射进来,照在背光而坐的王任直教授满头银发的发梢上,跳跃出一丛丛炫目的光芒。在万木争荣的春天里,他平静舒缓的话语,一直在“和缓医疗”、“临终关怀”、“生命尊严”等庄重而又严肃的话题间切换。

    2016年4月6日,这位神经外科的顶级专家,向本刊记者剖析了一上午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现状和发展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任直教授时而发出的一声声叹息,体现着一位医学大家对于生命的敬畏和体恤……

    80%的抢救性支出有没有意义

    采访一开始,王任直教授首先提到了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一期节目,那是关于当今社会医疗支出的一项调查。该调查的一个数据显示:中国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有60%至80%的医疗支出都花费在临去世前一个月的抢救性治疗上。“也就是说,中国的整体医疗的投入,80%都是用在了最后的抢救上。”王任直教授质疑道,“那这80%的抢救性支出到底有没有意义?”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王任直教授以自己的亲人举例说:“我父亲已经去世了,我的岳父也去世了。我是学医的,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关头,我一直守在旁边。在当时,那些姑息性的气管切开、上呼吸机、心脏复苏按摩等抢救措施,都被我们拒绝了……这种拒绝不是说我不爱我的父亲和岳父、不想挽留他们的生命,更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觉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能增加患者的痛苦,只能增加亲人的痛苦。没有任何意义的临终抢救没有必要去维持——这是我从一个医生和一个患者家属的角度作出的决定……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自己将来到了这个时候,会怎么办?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临床诊断已经明确所患的病已经是治不了的病了,我也一定会采用和缓治疗的方法——只要让我在最后不感到痛苦就行了……”

    王任直教授接着说:“事实上,这个话题在我们医生圈子里也经常讨论。有一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觉得这种观念对于危重病患者而言,是不科学的。比如说癌症晚期,明知道生命已经无法延续了,仍然要强制性地通过化疗、放疗去‘赖活着’,那就会让患者活得没有尊严。所以从尊重生命尊严的角度来看,和缓医疗是符合人道主义的。从尊重科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一名绝症患者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延续生命了,那就只能让他活得有尊严一些,让他在离世前痛苦少一些——通过和缓医疗手段,就能达到这些目的——这是最佳的选择……”

    和缓医疗的核心内涵在于

    重视患者的尊严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王任直教授系统地阐述了他对和缓医疗的认识。

    他首先介绍说,和缓医疗也称为舒缓医疗或姑息医疗,是指通过控制疼痛、缓解躯体上的不适症状和提供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支持,为无治愈希望的末期患者提供积极、人性化的服务,为患者和家属赢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让患者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舒适、平静、有尊严和少痛苦。

    王任直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和缓医疗肯定了生命的重要性,认同和接纳死亡,既不刻意缩短生命,也不有意延长生命;重视临终患者最后的自主选择权,致力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其获得较好的心理慰藉。其核心内涵在于重视患者的尊严,力图通过有效的手段为患者减轻痛苦、满足患者延年益寿的需求。当代和缓医疗的思想核心,不仅符合我国的社会伦理,也是基于唯物主义领域的生死观而作的概括。

    他进一步介绍说,这门学科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英国的西塞里·桑德斯博士提出了现代和缓医疗这一概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渐趋成熟。就我国而言,和缓医疗的理念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我国传统的佛、道以及儒家文化,都可以找到与和缓医疗相对应的思想文化源头。现代和缓医疗在我国的发展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和缓医疗理论文献开始的,发展到现在,我国境内的和缓医疗服务机构已突破200家,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接近5万人;而且和缓医疗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对于很多临终患者而言,都是极大的安慰。

    在采访中王任直教授还表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缓医疗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构成元素之一。尽管我国和缓医疗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实践环节,仍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

    他认为,当前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面临五大困境。“首先是经典医学倡导的人道主义理论对人们的影响。”王任直教授说,传统的医学理念认为,医疗的意义就在于救死扶伤,每一位医护人员都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可能地给予他们生的希望,放弃治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同时,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对于和缓医疗发展的制约也不容小觑。”王任直教授着重分析说,在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里,“孝”是人们最高层级的行为规范;传统思想更为看重养老送终的思想,也十分重视患者生存的长久性。但在实际医疗领域,患者本人的意愿并没得到有效的满足,临终患者往往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传统理念带给患者的只是煎熬,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和缓医疗的进步。

    王任直教授继续阐述说:“第三,当前我们国家也缺乏对和缓医疗知识的普及与人才培训;第四是国家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资助。我国当今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还十分有限,和西方国家相比,缺乏产业化规模,而且波及面也较为狭隘,开设的项目也十分有限。最后一个问题是医护人员对家属关怀的缺失。在当前的医疗实践中,医护人员往往只注重患者疾病本身,对其心理和精神的需求缺乏全面性认识。临终患者的家属会在其医治期间付出巨大的心思和精力,精神上遭受着各种刺激,这也使得患者自身的心理负担十分沉重,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心理疏导,得不到同情、理解和帮助,认为和缓医疗服务与一般的医学服务没有多大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

    突破困境,发展我国和缓医疗事业

    王任直教授认为,和缓医疗目前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更看重生活的幸福指数;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一些癌症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社会领域对和缓医疗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和缓医疗的理念必将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采纳和应用。这是和缓医疗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和缓医疗不仅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临终治疗措施、延长生存期,使患者享受生命所赋予的幸福与乐趣,还能避免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大幅度压缩医疗服务成本。 (刘志学 孙君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