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36期
编号:13068579
基于“有故无殒”思想的雷公藤对肾小管S1和S2段保护与损伤的“双向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第36期
     [Key word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Renal protection; Renal toxicity; Differences in toxicity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雷公藤的干燥根及根茎,又名黄藤木、断肠草、红药等,有大毒。雷公为神话中司雷之神,本品藉以为名,以喻其暴烈之性,《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出江西者力大,土人采之毒鱼,凡蚌螺之类亦死,其性暴烈”[1],归属于祛风湿药,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菌、止痛、抗肿瘤等作用,尤其是对免疫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炎,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1-3]。但雷公藤的毒副作用较为严重,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消化、生殖、肝肾、血液等系统[4]。迄今报道的雷公藤的物质成分100余种[5],包括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等,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和二萜类,同时也是主要的两类毒性成分[6-7]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