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我国医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1)
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GCA)主办,以“传承,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于6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与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针对当今国内外胃癌的临床研究、基础与转化研究、姑息康复治疗、临床护理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大会共设立了27个专题分会场,并举办了多学科交流、临床研究进展等专题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詹启敏教授在开幕式主题论坛上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并强调中国医学创新要汇聚公众需求、资源优势、政府重视等多方面的优势。他认为精准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要求。
科技创新极大促进医学进步
詹启敏教授首先介绍说,现代医学发展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使得医学诊断发生革命,人类可以在没有切口的状况下观察人体内部情况。1928年青霉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奥秘。1954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创了器官移植时代。1972年第一台CT诞生。1978年法国医生完成了第一例微创手术。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发表。X线诊断、CT实现了很多疾病的体外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手术机器人、胶囊内镜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此外,这100多年来,医疗技术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线条到较精准,MDT就是一个对疾病诊疗的整合和综合过程。临床实践模式也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与整合医学转变,当前医学科技正在步入大数据、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 百拇医药
詹启敏教授说,科技创新极大促进了医疗装备的进步。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催生了新的医学认识,推动医学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X线诊断、超声诊断、核磁诊断、CT 、PET-CT相继问世,每一次医疗装备的进步都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的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装备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医学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早期青链霉素、疫苗等的使用在防治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成效,极大地提高了人均期望寿命水平,但目前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还缺乏有效的药物。目前药物的研发模式与过去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药研发方面更加关注适用于特定人群的个体化药物,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的临床结果评估预测,大数据有助指导药物的精准应用。
科技创新还极大地促进了临床技术进步和优化临床决策,放射治疗、微创治疗、器官移植、心脏外科、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靶向治疗、远程医疗技术、数字医疗技术、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在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发展迅速。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分子诊断、组学分析、电子病例、临床大数据、医疗信息更加优化了临床决策,从早期的经验诊疗步入了循证医学时代。科技创新在大健康管理方面,风险识别、慢病管理、精神健康、健康干预,在线问诊、虚拟护士等提高了公共卫生监控的覆盖面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速度。如在我国1.1亿的糖尿病中,一部分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但每个人的发病风险是不相同的,利用新技术识别疾病风险有助指导早期预防并发症。今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连接医院、患者、医生、企业、保险公司,解决了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互联网将与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家庭医生签约、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是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举措。
, 百拇医药
詹启敏教授说,过去100多年间,医学界一直把疾病当作外因,很多治疗手段都是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恶劣的生活环境,不健康、不营养的食品等,但今天很多疾病都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肿瘤和心血管病等,更多的研究发现疾病发生存在差异性,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致病因素,发病情况却有所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也存在差异性,同样的临床分级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也不尽不同。因此对人体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要更加重视内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再生医学、疫苗抗体以及生物治疗,个体化诊疗技术,大数据与智能医学都是重要的创新研究方法。
医学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詹启敏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年底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以及在2016年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11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时,特别强调了加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充分证明了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中国医学科技和健康事业发展也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健康事业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而是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大健康。大健康覆盖了婴儿保健、出生档案、儿童保健、成年保健、老年保健和临终关怀的生命全周期,关注疾病的全过程,从健康到亚健康以及高危因素、早期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康复以及老年医学等,更加强调生活方式管理和对不同疾病的管理。我国大卫生大健康的时代特点一是关口前移,加强疾病预防与早诊早治,这也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主要防治原则;二是重心下移,重视社区、重视基层、重视农村;三是多视角的创新与合作,涵盖医学、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
, 百拇医药
詹启敏教授说,健康中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巨大挑战。我国重大疾病发病现状不容乐观,恶性肿瘤年新发430万例,年死亡人数280万,其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4种肿瘤的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年死亡375万人,高血压患者2.7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还有1.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慢性肾病1亿至1.2亿人,风湿病超过8000万人,老年痴呆1200萬人,且每年以30万人的速度增加。詹启敏教授强调说,当前我国一方面面临一系列重大疾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医学创新能力不足,表现为:一是临床药物95%最初专利和知识产权来自国外;二是大型医疗装备95%由国外进口,包括与胃癌等肿瘤诊断相关的核磁、彩超、CT,加速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微创等;第三是临床标准规范指南95%借鉴国外,中国在疾病诊治的标准、规范、指南、临床路径等方面国际贡献不足5%,肿瘤不足1%,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创新,要通过传承创新理念来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百拇医药(潘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詹启敏教授在开幕式主题论坛上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并强调中国医学创新要汇聚公众需求、资源优势、政府重视等多方面的优势。他认为精准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要求。
科技创新极大促进医学进步
詹启敏教授首先介绍说,现代医学发展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使得医学诊断发生革命,人类可以在没有切口的状况下观察人体内部情况。1928年青霉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奥秘。1954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创了器官移植时代。1972年第一台CT诞生。1978年法国医生完成了第一例微创手术。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发表。X线诊断、CT实现了很多疾病的体外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手术机器人、胶囊内镜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此外,这100多年来,医疗技术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线条到较精准,MDT就是一个对疾病诊疗的整合和综合过程。临床实践模式也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与整合医学转变,当前医学科技正在步入大数据、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 百拇医药
詹启敏教授说,科技创新极大促进了医疗装备的进步。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催生了新的医学认识,推动医学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X线诊断、超声诊断、核磁诊断、CT 、PET-CT相继问世,每一次医疗装备的进步都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的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装备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医学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早期青链霉素、疫苗等的使用在防治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成效,极大地提高了人均期望寿命水平,但目前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还缺乏有效的药物。目前药物的研发模式与过去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药研发方面更加关注适用于特定人群的个体化药物,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的临床结果评估预测,大数据有助指导药物的精准应用。
科技创新还极大地促进了临床技术进步和优化临床决策,放射治疗、微创治疗、器官移植、心脏外科、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靶向治疗、远程医疗技术、数字医疗技术、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在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发展迅速。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分子诊断、组学分析、电子病例、临床大数据、医疗信息更加优化了临床决策,从早期的经验诊疗步入了循证医学时代。科技创新在大健康管理方面,风险识别、慢病管理、精神健康、健康干预,在线问诊、虚拟护士等提高了公共卫生监控的覆盖面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速度。如在我国1.1亿的糖尿病中,一部分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但每个人的发病风险是不相同的,利用新技术识别疾病风险有助指导早期预防并发症。今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连接医院、患者、医生、企业、保险公司,解决了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互联网将与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家庭医生签约、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是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举措。
, 百拇医药
詹启敏教授说,过去100多年间,医学界一直把疾病当作外因,很多治疗手段都是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恶劣的生活环境,不健康、不营养的食品等,但今天很多疾病都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肿瘤和心血管病等,更多的研究发现疾病发生存在差异性,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致病因素,发病情况却有所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也存在差异性,同样的临床分级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也不尽不同。因此对人体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要更加重视内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再生医学、疫苗抗体以及生物治疗,个体化诊疗技术,大数据与智能医学都是重要的创新研究方法。
医学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詹启敏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年底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以及在2016年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11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时,特别强调了加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充分证明了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中国医学科技和健康事业发展也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健康事业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而是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大健康。大健康覆盖了婴儿保健、出生档案、儿童保健、成年保健、老年保健和临终关怀的生命全周期,关注疾病的全过程,从健康到亚健康以及高危因素、早期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康复以及老年医学等,更加强调生活方式管理和对不同疾病的管理。我国大卫生大健康的时代特点一是关口前移,加强疾病预防与早诊早治,这也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主要防治原则;二是重心下移,重视社区、重视基层、重视农村;三是多视角的创新与合作,涵盖医学、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
, 百拇医药
詹启敏教授说,健康中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巨大挑战。我国重大疾病发病现状不容乐观,恶性肿瘤年新发430万例,年死亡人数280万,其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4种肿瘤的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年死亡375万人,高血压患者2.7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还有1.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慢性肾病1亿至1.2亿人,风湿病超过8000万人,老年痴呆1200萬人,且每年以30万人的速度增加。詹启敏教授强调说,当前我国一方面面临一系列重大疾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医学创新能力不足,表现为:一是临床药物95%最初专利和知识产权来自国外;二是大型医疗装备95%由国外进口,包括与胃癌等肿瘤诊断相关的核磁、彩超、CT,加速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微创等;第三是临床标准规范指南95%借鉴国外,中国在疾病诊治的标准、规范、指南、临床路径等方面国际贡献不足5%,肿瘤不足1%,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创新,要通过传承创新理念来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百拇医药(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