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炎
编号:13494915
病理解剖为提高新冠肺炎救治水平提供坚实依据(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9
     2月17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COVID-19的病理学改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论文,这一研究由此成为全球有文献记录的首份对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报告。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新冠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成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302医院)王福生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王福生教授表示,有关病理学发现有助于理解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从而提高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降低病亡率。3月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第七版诊疗方案中首次新增了病理改变的内容。

    首获新冠肺炎组织样本

    王福生教授首先介绍说,研究团队1月27日对一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进行的病理解剖并非通过完整尸检获得,而是通过微创病理检查的方式获取的组织样本,这一方法与临床采用的组织活检操作相同,只是操作时间在患者死亡之后。研究团队申明这一研究符合国家卫健委规定及《赫尔辛基宣言》,并将有助于理解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和改进临床治疗策略。目前由于对新冠病毒感染致病和致死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患者体内的免疫性炎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细胞缺氧或用氧障碍、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还缺乏形态学依据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