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754425
应用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5期
     摘 要:周围神经缺损后的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外科领域的热门问题,目前临床上对于少量的缺损直接行断端无张力缝合,而对于较大范围的缺损,自体神经移植是首选方法,这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自体神经移植存在造成新的神经损伤、可提供移植的神经来源有限等缺点。因此,许多学者推出了一些其它的修复法,如受损神经自身延长端缝合、神经端侧缝合、神经侧侧缝合、神经断端肌肉内埋入、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等,上述方法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发展潜力不大,单靠提高外科技术,很难再提高周围神经缺损的外科疗效。

    关键词:应用神经;生物导管;神经缺损研究;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31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25-02

    自从19世纪末,Gluck报告了采用脱钙骨制成骨性管桥接神经缺损部位进行神经修复以来,利用导管修复神经缺损的研究不断进行。包括1944 年 Weiss 等提出了用无缝线导管化的方法修复神经损伤的概念,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了人工神经移植技术,即采用生物材料制备神经导管,并在导管内部腔中创建神经生长的微环境,引导并促使神经再生。但是对于神经导管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Lundborg等利用神经再生室模型证实神经趋化特异性以来,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的优势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应用神经导管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才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就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神经导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一般类型导管

    1.1 生物型材料导管

    生物型材料导管常见:静脉管、膜管、骨骼肌管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