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754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内服配合西药静脉滴注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发病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采用抗炎加中药口服加理疗等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炎是治疗子宫内膜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基本方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63-02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流产、刮宫、上环以及各种阴道炎逆行感染所致。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多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6年5月~2007年5月本院门诊患者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6例,年龄24~52岁,平均34.13 士1.49 岁;病程2~8年,平均5.43年。对照组45例,年龄23~50岁,平均33.78士1.45岁;病程2~9年,平均5.14年。比较二组发病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①白带增多,白带有时是血性的,较混浊,如果是厌氧菌感染则带有臭味。②月经失调:不规则子宫出血,下腹痛或坠胀感,子宫稍增大,有时有轻度压痛。③病理学检查:可见子宫内膜间质内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④排除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结核、息肉等病变。

    2 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常规抗感染治疗

    静脉滴注0.2%甲哨唑500mL每日1次和青霉素160万U,每天2次。5~7d为1个疗程,连用3月。并发宫腔积脓者应立即扩张颈管,引流脓液。术后置橡皮引流管于颈管至无脓液流出为止。老年患者还可应用少量雌激素,如每日口服已烯雌酚1mg,7~10d后,改为每日服0.5mg,连服一个月。

    2.1.2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炎以分型论治为主,可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具体如下

    ①湿热内阻型:治以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方用四妙丸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处方:黄柏10g、生薏仁20g、苍术10g、牛膝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当归12g、川芎10g、败酱草12g、红藤12g、生甘草10g、若月经淋漓不断,色红,可加益母草10g,茜草15g,侧柏叶12g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带下量多色黄者,加车前子(包煎)20g,泽泻15g以清利湿热。

    ②瘀血阻滞型: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2g、柴胡10g、川牛膝12g、枳壳10g、生地12g,若小腹疼痛明显,加蒲黄10g、五灵脂10g、香附10g以活血行气止痛。

    ③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0g,若白带色黄臭秽,则加败酱草12g、生苡仁15g、车前子15g以清热利湿止带;若心烦急躁,则加炒山栀12g、郁金10g、柴胡10g以疏肝理气并清热。

    2.1.3 理疗

    下腹部红外线照射每次30min,每天一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以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对急性子宫内膜炎有效。

    2.2 对照组

    常规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0.2%甲哨唑500mL每日1次和青霉素160万U,每天2次。5~7d为1个疗程,连用90d。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结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治愈:宫腔镜检查示子宫内膜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下次月经按期来潮,经量正常,1 年内不复发;显效:宫腔镜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基本正常,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或缓解;无效:宫腔镜检查显示子宫内膜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

    3.2 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是急性盆腔炎的一种,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就会转变成慢性子宫内膜炎,其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不规则以及月经稀少,甚至于过早闭经、分泌物增多、反复发作的下腹痛或坠胀感等不适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以性传播疾病为多见,用药又有特异性,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对症、不规范,急性炎症可转为慢性炎症,导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因此,在子宫内膜炎症的急性期是将其彻底治愈的关键,可喜的是许多医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急性子宫内膜炎基本上都得到了及时治疗,使其转为慢性炎症的可能性逐渐减少,相对由其他原因(如宫内节育器、宫腔操作、阴道炎症的逆行性感染等)引起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在增多,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年轻化趋势,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子宫内膜发生炎症,致使部分内膜不能按周期变化,不能修复增生和正常分泌,剥脱,受炎症侵犯的部分内膜因为不易修复致使宫腔肿痛出血。子宫内膜炎是宫体部子宫内膜的炎症。当炎症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这是子宫内膜炎的延伸。子宫内膜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子宫颈扩张,诊断性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单用西药、止血敏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较长,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和二重感染,从而产生毒副反应。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经期或产后,胞脉空虚,复外感温热之邪,深入血分,扰动血海,而致出血量多,经期延长,日久气随血泄,阴随血伤,导致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尤以血热血瘀、气阴两虚为本病病理关键。与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子宫内膜炎感染如未彻底治愈,可转化为慢性盆腔炎,较难治愈,并可反复发作。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有需氧菌和单纯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感染,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急性期若治疗及时,用药合理,绝大多数可彻底治愈。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适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对厌氧菌感染作用尤为明显[3]

    有些子宫内膜炎是由于使用宫内节育器或宫腔操作等原因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所致,并非真正的炎症,治疗这类子宫内膜炎的关键在于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而不是单纯地抗炎[4]

    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时,首先应看有无引起的诱因,如残留胎盘、宫内避孕器等。去除这些诱因,慢性子宫内膜炎会很快痊愈。否则,一味消炎、疗效也不会显著。安放的宫内避孕器应取出,产后或流产后所致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应作细致的刮宫清除残留的退化胎盘组织;有子宫内膜息肉应摘除;如发现粘膜下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癌症应根据情况进行积极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子宫内膜炎除使用抗生素外,尚无其他方法。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易致耐药菌产生及二重感染,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不易达到病变部位,以致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近10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并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也面临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和研究水平较低,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尚不够深人等问题,多数报道仅限于临床观察,而动物实验研究较少,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5]

    总而言之,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不能单纯采用抗炎来治疗子宫内膜炎,采用抗炎加中药口服加理疗等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炎是治疗子宫内膜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刑淑敏,许杭.新编妇产科临床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31~32.

    [2] 徐增祥,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1~142.

    [3] 何跃东,王平,潘小玲.盐酸克林霉素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4,15:354~355.

    [4]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4.

    [5] 傅立红,傅珍春.子宫内膜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刊,2006,24(7):1308~1311.

    (责任编辑:陈涌涛), 百拇医药(张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