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6期
编号:11804269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6期
     摘 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 [1]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6岁,男女比为1.5∶1,部位以胃最多见。病理诊断GIST良性19例,交界性13例,恶性16例。4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钡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89-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2年7月-2009年2月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本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2岁 (18-73岁)。病灶发生于多处部位,以胃部、小肠最多见[2],本组患者包括胃26例(54.1%)、小肠13例(27.0%)、大肠7例(14.5%)、肠系膜2例(4.1%)。将GIST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1.2 临床表现

    48例GIST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来院就诊时间为2天~2年,其中<1个月者6例,1~6个月者22例,6个月~2年者20例,发病时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痛16例、贫血12例、黑便9例、腹部肿块7例、腹胀5例,乏力、恶心、呕吐各4例,厌食、便秘各3例,腹泻、腹水、进食困难各1例。

    1.3 术前辅助检查

    48例中,腹部B超检查48例;超声内镜检查32例;胃肠钡剂造影33例;MRI检查8例;36例行CT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