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466795
芬兰的“天性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2期
     因为业务关系,老公被派去芬兰工作两年。我带着12岁的女儿随同老公前往芬兰。

    刚开始,女儿每天的主要课程就是芬兰语。说实话,老师给我的感觉有点“不务正业”,只是偶尔让孩子画画,然后用芬兰语去描述,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让孩子做游戏、玩积木、做手工、熟悉各种乐器……

    这种“放羊式”的学法能管用吗?我想,等过段时间女儿的测试成绩出来再跟老师交流一下。“考试?那不是摧残孩子的天性吗!”老师一听说“考试”这个词,感到不可思议。芬兰的法律规定,六年级以下的孩子,严禁用等级和分数来评价他们。

    女儿上了三个多月的课,其间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老师带孩子去街道参观,到森林里采蘑菇,去图书馆借书等等。女儿倒是喜欢上了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但是效果如何我的心里却没底。我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小考核,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女儿竟然可以用芬兰语写出一些故事,而且英语也有明显进步。要知道,芬兰语可是世界上比较难学的语种之一,据说难度仅次于汉语。

    有一天,我看到女儿在填一张评估表。我说,这个评估表该是老师写的,你怎么能自己填呢?女儿一脸诧异地说,当然是自己填了。我仔细看了一下那个表格,其中有“完成功课”、“发言前先获老师许可”等项目。每个项目的左边和右边,会有笑脸和苦脸标志,学生对自己表现满意,即在笑脸旁做个记号;不满意,则要选一个苦脸。

    面对我的质疑,女儿的老师跟我说:“当每个孩子都能够坦诚地面对和评价自己的优劣时,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了。”

    我原来一直在想,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在芬兰的这段时间,我渐渐明白,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回归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可以自由地成长、成才。

    (摘自《扬州晚报》 ), http://www.100md.com(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