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465519
朝鲜人“扫货”北京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6期
     “再看看吧。”在北京潘家园的一家眼镜店,崔先生边说边往外走。

    同行的朋友一脸倦意地劝他:“80块钱,不贵了。”而崔先生只是摇摇头。

    最终,在几乎把潘家园眼镜城所有店铺逛遍之后,崔先生买到了合心意的墨镜,价格是50元(人民币,下同)。在朋友看来,这笔买卖性价比相当高——尤其是对一位朝鲜顾客来说。

    在北京,人们也许很少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装扮低调;购物多选择固定且远离都市商圈的小型店铺;购物范围从圆珠笔到金项链,乃至液晶电视,无所不包,朝鲜人在北京的购物习惯和这个国家一样神秘。

    北京带货重在便宜

    来自平壤的崔先生在北京断断续续工作了近十年,他对自己的中文能力很有自信,他的朋友常说:“老崔的口语比很多中国人都标准。”

    流利的普通话使崔先生的生活便利不少,尤其当其他的朝鲜人只能在用朝鲜语交流的特殊商铺加价购物、“以防被坑”时,他却能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潘家园等地畅行无阻。

    但他从未在任何大商场买过东西。来北京后,崔先生曾经去过一次西单的大悦城,只记得“那些商品的价格令人咋舌”。

    “当然,那些国企员工喜欢在北京购物。”崔先生口中的国企员工指的是朝鲜商社的领导。作为中朝贸易独特的风景,这些驻扎在中国各大城市的朝鲜商社承担着为朝鲜党和政府正常运转提供关键财政支持的重任,而各商社负责人的收入也相对较高。

    崔先生私下透露,商社领导在回国前购物动辄都要花费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他们认识国外牌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