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465513
古诗里的鱼滋味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7期
     左面一条鱼,右面一只羊,先民对于鲜美滋味的构想,全在于斯。对于诞生于黄土大地的中华文明来说,鱼,无疑是一种珍奇到令人惊叹的美味。《诗经·陈风·衡门》就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春秋时的草根阶层,要表达一种朴素安闲的生活态度,自然从饮食男女两方面来表现。而美味的鱼,即成为高端饮食的一个文化符号。

    杜甫:难得一尝生鱼片

    在唐代的宴席上,最流行、最高端的魚类烹饪方式,不是清蒸,不是糖醋,更不是水煮或红烧,而是一种最原始的烹饪方式——生切。

    这种生切的肉类,古代称为“脍”。早先,脍不仅可施之于鱼类,也可施之于肉类。在《孟子》中,“脍炙”一词,也就是生切肉片和烤肉,被视为人间美食的代表。后来,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肉类有了许多其他的烹饪方式,生切的做法,渐渐成为鱼类的“专利”。

    在运输困难、保鲜技术远不如今的唐代,要吃上一顿鱼脍,非大有本事者莫办。因为鱼脍美味的要素,一在于新鲜,需用活鱼即斩即食,二在于无比精巧的刀工。除了金钱外,还需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能在唐代摆出一顿鲜鱼大餐。

    在唐代诗人中,要说命运多舛的,杜甫绝对属于第一行列。所以,老杜虽然也是一位鱼类爱好者,笔端屡见“求饱或三鳝”(《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白鱼如切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