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品莫唯贵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人生了病,一律去找村里的中医大夫看。虽然距离县医院不远,但是除非是中医大夫治不了的病,否则很少有人会去县医院看西医、打点滴。这并非因为农民“封建”、“没文化”,农民的想法很朴实:和县医院的西医相比,赤脚医生开出来的中医药方要便宜得多。
过去,便宜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当年我的老师看病,常常是几毛钱一包的草药,几分钱一次的针灸,就可以治好一个痛苦的病人。我的老师还经常不给病人开药,叫病人回去买根萝卜、抓把米,用简单的办法,自己熬制成药。那个年代行医不讲究赚钱,很多病人一分钱不花就把病治好了。
但是今天,中医比西医便宜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不得不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有的中医大夫开一次药就要上百块钱。病人如果质疑药价,大夫就点点里面的原料:瞧瞧!里面有人参、鹿茸、燕窝,都是好东西,吃去吧!
有些医生贪钱,但也有些病人只认名贵药材,不愿意吃便宜药。医生开的药越名贵,他认为越有效。在进补养生的时候,也存在类似的误区。有的人一说到进补,立刻想到的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些名贵的药材,要么就想搞点鹿鞭、熊胆、虎骨这些稀罕的东西,配点稀有的药方。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越是稀有的药材、药方,越能大补。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药物是不是有疗效,要看有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和药物本身的价格无关。很多常见的疾病,生活中最便宜的食物就能够治疗。那些名贵的药材,用错了地方一样可以杀人。《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物、肉食、蔬果,这些都是最普通的食物,同时也是最好的药物,而且常常是越便宜的食物,疗效就越好。
您去菜市场看一看,那些最多、最便宜的菜,可能就是您所需要的补药。一方面,菜市场里最多的菜大多是应季的菜。养生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应季的菜是最顺应自然的。另一方面,便宜的菜相对“干净”。这是因为,名贵的药物利润大,生产这些药物的人也就会多花一些“心思”。现在科学发达了,有人工照明、人工控温,有激素,有农药,有各种生物化学设备,很多名贵药材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说不清楚这些药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多少人为的干扰。药材的药效是否会改变?是不是有奸商以次充好?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名贵药材药力猛,副作用也大。药力猛的药物不能多吃。人参、鹿茸固然可以救人,但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不能常吃。
所以,进补前,要先摆正观念,并非越贵的补品效果越好。只要选用的材料能符合季节规律和病人的体质,最便宜的食材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进补效果。
(摘自《中国家庭秋冬进补指南》广东科技出版社 图/胡晟), http://www.100md.com(陈惊蛰)
过去,便宜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当年我的老师看病,常常是几毛钱一包的草药,几分钱一次的针灸,就可以治好一个痛苦的病人。我的老师还经常不给病人开药,叫病人回去买根萝卜、抓把米,用简单的办法,自己熬制成药。那个年代行医不讲究赚钱,很多病人一分钱不花就把病治好了。
但是今天,中医比西医便宜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不得不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有的中医大夫开一次药就要上百块钱。病人如果质疑药价,大夫就点点里面的原料:瞧瞧!里面有人参、鹿茸、燕窝,都是好东西,吃去吧!
有些医生贪钱,但也有些病人只认名贵药材,不愿意吃便宜药。医生开的药越名贵,他认为越有效。在进补养生的时候,也存在类似的误区。有的人一说到进补,立刻想到的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些名贵的药材,要么就想搞点鹿鞭、熊胆、虎骨这些稀罕的东西,配点稀有的药方。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越是稀有的药材、药方,越能大补。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药物是不是有疗效,要看有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和药物本身的价格无关。很多常见的疾病,生活中最便宜的食物就能够治疗。那些名贵的药材,用错了地方一样可以杀人。《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物、肉食、蔬果,这些都是最普通的食物,同时也是最好的药物,而且常常是越便宜的食物,疗效就越好。
您去菜市场看一看,那些最多、最便宜的菜,可能就是您所需要的补药。一方面,菜市场里最多的菜大多是应季的菜。养生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应季的菜是最顺应自然的。另一方面,便宜的菜相对“干净”。这是因为,名贵的药物利润大,生产这些药物的人也就会多花一些“心思”。现在科学发达了,有人工照明、人工控温,有激素,有农药,有各种生物化学设备,很多名贵药材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说不清楚这些药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多少人为的干扰。药材的药效是否会改变?是不是有奸商以次充好?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名贵药材药力猛,副作用也大。药力猛的药物不能多吃。人参、鹿茸固然可以救人,但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不能常吃。
所以,进补前,要先摆正观念,并非越贵的补品效果越好。只要选用的材料能符合季节规律和病人的体质,最便宜的食材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进补效果。
(摘自《中国家庭秋冬进补指南》广东科技出版社 图/胡晟), http://www.100md.com(陈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