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念
朋友问我,如果去月子中心坐月子,一个月花六万,你肯去吗?我答:给我六万,我愿意去伺候人家的月子。
朋友说,这就是不同时代的消费观念差。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父母与我们年纪相当,被几代上人宠爱有加,没有吃过苦,伸手要钱,不必奋斗就有收获的日子过惯了,你若当了人家婆婆,就算有亲自伺候月子的心,媳妇还嫌你不专业。
我问:“钱谁出?”
友答:“你。”
我问:“凭啥?我自己孩子是我自己带的,自己花钱养的,我伺候完他们,还得负责养育他们的孩子?”
友答:“社会就是这样的。你不做,你倒显得怪异小气了。你不就一个孩子吗?早给人家还领你情,晚给在孩子那还不落好。”
我不是怕他在我老年时不对我好。我是怕我老年时没有能力再照顾他,而他活不了。
我在2005年儿子偶得出生那一年,出去旅行还住青年酒店,去市区坐公交地铁。自2006年第一次带偶得出去旅行,一下升级到五星级酒店,游玩必打车,因怕委屈了孩子。自己挣钱,为自己爱的人才舍得花。我直到今天出门办事都坐经济舱、住经济酒店,因为钱是自己挣的,知道得之不易,讲面子摆排场花的不过是自己的辛劳。
涉及儿子,只恨没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捧给他。
儿子三岁在五星级酒店里,伸手从冰箱里掏出一袋饼干拆了就吃。我教育他酒店的饼干很贵,出门走两步对面就有超市,同样的东西价钱一半都不到。儿子眨眨眼,问我:“什么是贵?”
什么是贵?
贵是妈妈儿时喜欢的彩色铅笔,要考双百父母才会奖励;
贵是妈妈从小想学钢琴,外婆几次去商场绕圈,最终舍不得买回;
贵是小时候看一场电影,妈妈和同学们步行好几里地舍不得坐车,只为省下车钱吃一根冰棍;
贵是那些电视里图片上看到的美景,需要妈妈努力好几年攒钱才有机会成行。
时代变了。
我儿时忘记带橡皮,问同桌借,同桌还嫌我擦多了。现在的孩子直接把橡皮扔过来说:“拿去!”
我去商场买高档钢琴,用各种奖励措施求儿子学琴,他还说没兴趣。
我带着儿子周游世界,称之为长见识,他会跟我说“不如在家打游戏”。
他过生日会请一帮小朋友开Party。
我最近越发在思考消费观念。
这些不是儿子通过努力赚来,本应属于奖赏的消费,我不应该提供给他。
未来,他会走向社会。要多久,他才能凭本事坐上商务舱?要多久他才能凭才干住五星级?要多久他才舍得用自己攒的钱住四季酒店?要多久,他才能不依靠我的帮助,与心仪的姑娘一起搭起自己的小窝?
我不应把他原本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有目标有追求的生活,提前发给他消费。
年轻人都经历过热盼工作的那一天,因为那一天,我们终于实现财务自由了。我们有支配自己金钱的能力,也从那时起学会精打细算,有取有舍。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在本应期待工作的那一天,觉得工作是对自己的惩罚。因为离家了,他没有舒适的生活,因为离开妈了,他没有财务支持,因为独立了,痛苦才真正开始。
有很多孩子,在毕业之后不能顺利走上社会,一直在家里不工作啃老。究其原因,他们到成年了才开始经历生长痛,而这种痛苦折磨了他们已经长成的懒肉和已经养成的惰性,他们不能克服。
与其谴责这些孩子,不如谴责他们的父母。
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有一天能离开家庭快快乐乐过正常生活。
为这一天的到来,我现在就要准备。
我已经取消了去国外旅行的头等舱机票,与孩子一起全程经济舱。我把酒店全部订在青年旅舍或MOTEL。吃饭尽量自助不下餐馆。让孩子在我的引导下学会洗衣、做饭、关爱父母——自助服务本身,比游山玩水还要愉悦,且记忆深刻。
(摘自《天津日报》 图/子依 陈明贵), 百拇医药(六六)
朋友说,这就是不同时代的消费观念差。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父母与我们年纪相当,被几代上人宠爱有加,没有吃过苦,伸手要钱,不必奋斗就有收获的日子过惯了,你若当了人家婆婆,就算有亲自伺候月子的心,媳妇还嫌你不专业。
我问:“钱谁出?”
友答:“你。”
我问:“凭啥?我自己孩子是我自己带的,自己花钱养的,我伺候完他们,还得负责养育他们的孩子?”
友答:“社会就是这样的。你不做,你倒显得怪异小气了。你不就一个孩子吗?早给人家还领你情,晚给在孩子那还不落好。”
我不是怕他在我老年时不对我好。我是怕我老年时没有能力再照顾他,而他活不了。
我在2005年儿子偶得出生那一年,出去旅行还住青年酒店,去市区坐公交地铁。自2006年第一次带偶得出去旅行,一下升级到五星级酒店,游玩必打车,因怕委屈了孩子。自己挣钱,为自己爱的人才舍得花。我直到今天出门办事都坐经济舱、住经济酒店,因为钱是自己挣的,知道得之不易,讲面子摆排场花的不过是自己的辛劳。
涉及儿子,只恨没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捧给他。
儿子三岁在五星级酒店里,伸手从冰箱里掏出一袋饼干拆了就吃。我教育他酒店的饼干很贵,出门走两步对面就有超市,同样的东西价钱一半都不到。儿子眨眨眼,问我:“什么是贵?”
什么是贵?
贵是妈妈儿时喜欢的彩色铅笔,要考双百父母才会奖励;
贵是妈妈从小想学钢琴,外婆几次去商场绕圈,最终舍不得买回;
贵是小时候看一场电影,妈妈和同学们步行好几里地舍不得坐车,只为省下车钱吃一根冰棍;
贵是那些电视里图片上看到的美景,需要妈妈努力好几年攒钱才有机会成行。
时代变了。
我儿时忘记带橡皮,问同桌借,同桌还嫌我擦多了。现在的孩子直接把橡皮扔过来说:“拿去!”
我去商场买高档钢琴,用各种奖励措施求儿子学琴,他还说没兴趣。
我带着儿子周游世界,称之为长见识,他会跟我说“不如在家打游戏”。
他过生日会请一帮小朋友开Party。
我最近越发在思考消费观念。
这些不是儿子通过努力赚来,本应属于奖赏的消费,我不应该提供给他。
未来,他会走向社会。要多久,他才能凭本事坐上商务舱?要多久他才能凭才干住五星级?要多久他才舍得用自己攒的钱住四季酒店?要多久,他才能不依靠我的帮助,与心仪的姑娘一起搭起自己的小窝?
我不应把他原本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有目标有追求的生活,提前发给他消费。
年轻人都经历过热盼工作的那一天,因为那一天,我们终于实现财务自由了。我们有支配自己金钱的能力,也从那时起学会精打细算,有取有舍。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在本应期待工作的那一天,觉得工作是对自己的惩罚。因为离家了,他没有舒适的生活,因为离开妈了,他没有财务支持,因为独立了,痛苦才真正开始。
有很多孩子,在毕业之后不能顺利走上社会,一直在家里不工作啃老。究其原因,他们到成年了才开始经历生长痛,而这种痛苦折磨了他们已经长成的懒肉和已经养成的惰性,他们不能克服。
与其谴责这些孩子,不如谴责他们的父母。
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有一天能离开家庭快快乐乐过正常生活。
为这一天的到来,我现在就要准备。
我已经取消了去国外旅行的头等舱机票,与孩子一起全程经济舱。我把酒店全部订在青年旅舍或MOTEL。吃饭尽量自助不下餐馆。让孩子在我的引导下学会洗衣、做饭、关爱父母——自助服务本身,比游山玩水还要愉悦,且记忆深刻。
(摘自《天津日报》 图/子依 陈明贵), 百拇医药(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