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6年第1期
编号:13460265
自行车是件奢侈品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特别文摘》 2016年第1期
     1930年,一个在北京做保姆的女士回到老家河北,向她的老姐妹吹嘘见到了自行车:“两脚一动,轱辘就会转,好像是画儿上的那个哪吒。”老姐妹听了两眼发直,直念阿弥陀佛。

    豪不夸张地说,民国时代的自行车甚至比今天的汽车还要贵重。现在工薪家庭买一辆国产入门级轿车就跟玩似的,而民国时代却没有完全国产的自行车。截至1949年,即使是在自行车制造工业最为发达的上海,也没有一家车厂造得出齿轮、牙盘等关键零件,大家只能生产车架、车把、链条、鞍座、脚踏、辐条,核心部件仍需从美国进口,然后再配以国产零件,组装成一辆号称“国货”的自行车。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咱们现代人买汽车可以分期付款,民国人买自行车则享受不到这一福利,所以购买难度要更大一些。

    民国老百姓在拥有了一辆自行车之后,一般都会把它当成宝贝一样看待,万一哪天被小偷顺走,那简直就像天塌了一样。

    民国报纸上刊登过一则市井新闻:某小偷正要对一辆非常破旧的自行车下手,被车主阿唐抓住了,阿唐发了疯似的打他,差点儿没把他打死。一辆破自行车而已,至于吗?原来阿唐是一个报贩,每天凌晨都要骑车赶到报社领报纸,自行车就是他的饭碗,而这辆自行车又是他借高利贷买下来的,欠债还没还清,真被偷走的话,阿唐只有跳河了。

    不但普通市民把自行车当成重要财产,有时候就连电影明星也把自行车当成了自己的宝贝疙瘩。

    1941年第88期《青青电影日报》刊登明星周起丢车八卦一则:

    周起进进出出,总是用着他的一辆脚踏车,在马路上风驰电掣的,一忽儿来,一忽儿去,因此电车、公共汽车浑然与他无关。有一天,周起从家里出来到公司去,忽然发觉脚踏车不见了。周起对于这脚踏车好像是朋友一样,一旦遗失,好不伤心。他四处找寻,总不得要领,于是只好听天由命。不料过一会儿去看看,这辆脚踏车仍好好地放在原处,这一来一去,真像变戏法一样。后来有一个朋友来向周起说:“刚才借你的车,没有通知你,你找苦了吗?”周起才知道是这位仁兄借去的,并没有鬼祟作怪。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民国时代并不是没有汽车,周起干吗不直接买汽车,非要骑辆自行车“在马路上风驰电掣”呢?是为了作秀吗?是要走亲民路线吗?

    当然不是。

    民国明星确实有买汽车的,梅兰芳买过,胡蝶也买过,但是到了后来,他们的小汽车就不灵了。为啥?因为正闹世界大战,全球都闹油荒,尚未出产石油的中国尤甚。从1941年到1945年这几年,国统区的国民党政府和沦陷区的日伪政府都在限油,加油站供油限量,私家车加油要凭证,当局号召“油改气”、“油改炭”,甚至要求车主用豆油和桐油来代替汽油和柴油。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都改成了木炭汽车,你让明星们改,他们准受不了——小汽车装载木炭炉,行驶之时浓烟滚滚,一会儿就把花容月貌熏成鬼头蛤蟆眼了。

    因为油荒,所以明星们的汽车就束之高阁了,四轮就变两轮了。

    (摘自“李开周新浪博客” 图/陈明贵),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