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6年第6期
编号:13459712
方言式微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6年第6期
     最近回了一趟家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亲戚家念三四年级的几个小朋友平时使用普通话交流、很少讲家乡方言了,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恐怕家乡的方言已经走上了式微之路。有点惆怅,但是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大势所趋。

    亲戚家的小孩都是本地人,为何互相之间要讲普通话?事情是这样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家乡近些年外省人多了起来,造成本地小学的生源多了许多外省孩子,连老师也从外省招聘了一部分,鸡同鸭讲,无法交流,谁也不愿学谁,结果大家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普通话。孩子们在学校讲普通话习惯了,就将习惯带回家里来了。

    方言式微的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我的家乡,而是发生在全国各地。那么方言为什么会式微呢?要回答這个问题,我们就要回顾一下:方言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农耕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双腿都被拴在土地上,什么时候会离开土地呢?通常只有这几件事:赶集、告状、赶考。在古代中国人的人生中,离开家乡的机会是不多的。在农耕社会,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是方圆十里路,人口的流动性极弱,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在封闭的环境里,方言得以形成。所以我们中国自古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为什么是“十里”?因为古代中国人赶集所能走的最远路程,早出晚归,就是十里路,所以是十里不同音,超出十里地以外,由于缺乏交流,相对封闭,语言就会发生变异。

    说到这里,答案呼之欲出了:方言存在的历史基础,就是因为人口不流动,而一旦人口发生了实质性的流动,方言存在的基础就必然崩溃。基础一旦崩溃,方言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中国过去四十年是工业化的四十年,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过去,中国人是大部分不流动,而现在是恰恰相反:大部分流动,基本上是从农村往城市流动,在城里,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自说方言根本无法交流,为了选择成本最低的交流工具,人们只好选取最大公约数:普通话。你不用学我的方言,我也不用学你的方言,大家都说普通话,人人都能懂,将彼此学习语言的时间节省下来,可以马上开展交易。为什么叫“普通话”?“普通话”的“普通”并不是“平庸”的意思,而是“普天之下人人能通”的意思。

    据媒体的朋友说,不少电视台被禁止使用方言,所以觉得普通话兴盛、方言式微是有关部门强制推广的结果。但是我认为官方的强制性推广只是起了助力的作用,它并不是这件事的根本,从根本上而言,普通话的兴盛和方言的式微,是人口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流动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就算官方不强制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兴盛和方言的式微也是大势所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使用普通话交易成本最低、各方获利最大。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人们总是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交易工具。

    香港开埠之前,香港的农村和渔村通用客家话、疍家话和鹤佬话。客家村与疍家村、鹤佬村之间基本不交流,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开埠之后,商业繁荣了,都出城了,开始做生意了,要交流了,说哪一种话呢?索性取公约数,大家都讲广东话,这个大家都会讲,谁也不用学谁,立马就能做成生意。香港后来通用广东话,而客家话、疍家话和鹤佬话作为本土语言,反而式微了。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新加坡。早期移民新加坡的华人,有的讲闽南语,有的讲广东话,还有的讲客家话,语言不通,怎样做生意?最后怎么办呢?取最大公约数,都讲普通话(华语),华语大家都会讲一点,就用这个了,交易成本最低。所以移民新加坡的华人原本都不讲普通话的,但是普通话成了新加坡第二官方语言,就是因为这个,因为它是最大公约数,交易成本最低。

    除此之外,深圳的历史也是如此,深圳开发之初,移民来自五湖四海,各说各话,各不相让,谁也不愿意学谁(时间就是金钱,谁也没工夫学习对方的方言),怎么交流呢?现成的办法就是取最大公约数,大家都讲普通话,所以深圳逐渐演变成一座普通话城市。

    (摘自“人文经济学公众号” 图/黄煜博), http://www.100md.com(冯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