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51816
往事如“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10期
     从家族史的意义上说,抽烟没有遗传。虽然我的父亲抽烟,我也抽过烟,但在烟上我们没有基因关系。我曾经大抽其烟,我的儿子却绝不沾烟,儿子坚定地认为不抽烟是一种文明。看来,个人的烟史是一段绝对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父親抽了一辈子烟,抽得够凶。他年轻时最爱抽英国老牌的“红光”,后来专抽“恒大”。日子艰难的时候,他的生活费只够吃饭,但他还是要挤出钱来,抽一种军绿色封皮的最廉价的“战斗牌”纸烟。如果偶尔得到一支“墨菊”、“牡丹”,便像中了彩那样,立刻眉开眼笑。这烟一直抽到他晚年患“肺气肿”,肺叶成了筒形,呼吸很费力,才把烟扔掉。

    十多年前,我抽得也凶,尤其是在写作中。我住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写长篇时,四五个作家挤在一间屋里,连写作带睡觉。我们全抽烟,天天把小屋抽成一片云海,灰白色厚厚的云层静静地浮在屋子中间。烟民之间全是有福同享,一人有烟大家抽,抽完这人的抽那人的。全抽完了,就趴在地上找烟头。凑几个烟头,剥出烟丝,撕一条稿纸卷上,又是一支烟。可有时晚上躺下来,忽然害怕桌上烟火未熄,犯起了神经质,爬起来查看查看。还不放心,索性把新写的稿纸拿到枕边,怕把自己的心血烧掉。

    烟民做到这个份儿上,后来戒烟的过程必然十分艰难。单用意志远远不够,还得使出各种办法对付自己。比方,一方面我故意在面前摆一盒烟,用激将法来捶打自己的意志;一方面在烟瘾上来时,又不得不把一支不装烟丝的空烟斗叼在嘴上,好像在戒奶的孩子嘴里塞上一个奶嘴,致使来访的朋友们哈哈大笑。

    如今,我已经戒烟十年有余,屋内烟消云散,一片清明,空气里只有观音竹细密的小叶散出的优雅而高逸的气息。至于架上的书,历史的界线更显分明:凡是发黄的书脊,全是我吸烟时代就立在书架上的;此后来者,则一律鲜明夺目,毫无污染。今天,我写作时不再吸烟,思维一样灵动如水,活泼而光亮。往往看到电视中出现一位奋笔写作的作家,一边皱眉深思,一边吞云吐雾,我会哑然失笑,并庆幸自己已然和这种糟糕的样子永久地告别了。

    去年,我去北欧。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小烟摊前,忽然一个圆形红色的形象跳到眼中。我马上认出这是父亲半个世纪前常抽的那种英国名牌烟“红光”,一种十分特别和久违的亲切感涌到我的身上。我马上买了一盒。回津后,在父亲祭日的那天,我用一束淡雅的花衬托着,将它放在父亲的墓前。这一瞬竟叫我感受到了父亲在世一般的音容,很生动,也很贴近。这真是奇妙的事!虽然我明明知道这烟曾经有害于父亲的身体,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希望他彻底撇掉它。但在父亲离去后,我为什么又把它十分珍惜地自万里之外捧了回来?

    我明白了,这烟其实早已经是父亲生命的一部分。从属于生命的事物,一定会永远地记忆着生命的内容,特别是在生命消失之后。

    物本无情,物皆有情,这两句话中间的道理便是本文深在的主题。, http://www.100md.com(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