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735591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5日 杨娇妹 曾德明
第1页

    参见附件(338KB,4页)。

    杨娇妹 曾德明 湖南武冈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湖南武冈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性别与年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80例),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又分为20mg/d、40mg/d和80mg/d三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TC、TG、LDL-C和HDL-C的水平的变化。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正常组或常规治疗组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治疗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TC、TG、LDL-C和HDL-C的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个使用剂量中,以剂量为4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对最好(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发病的风险度/程度与患者年龄的呈正相关,但与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而治疗效果与年龄基本呈负相关。结论:40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ACS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hs-CRP

    【分类号】R541.4

    目幼青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eorona卿s”dromes,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后血小板聚集活化、血栓形成所致,而不稳定性斑块与斑块内炎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脂质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是一类临床急性病变,致死率高的综合症,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性别与年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40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 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80 例),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又分为20mg/d 、40mg/d和80mg/d 三组,每组60 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8 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TC、TG、LDL-C 和HDL-C 的水平的变化。选取6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正常组或常规治疗组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治疗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TC、TG、LDL-C 和HDL-C 的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个使用剂量中,以剂量为40mg/d 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对最好(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发病的风险度/ 程度与患者年龄的呈正相关,但与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而治疗效果与年龄基本呈负相关。结论:40mg/d 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ACS 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hs-CRP

    中图分类号:R541.4;R542.2;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73(2008)02-0317-0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8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