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8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732010
线虫荧光标记稳定表达系的建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周 围
第1页

    参见附件(1160KB,2页)。

    周围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的PHluorin标记的线虫种系,为囊泡在线虫ALA神经元上分泌机制的研究提供模型。方法: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线虫转基因技术,将构建的Pida-1IDA-1:PHluorin质粒通过显微注射到线虫的母代,通过筛选后得到稳定表达的种系。结果:通过DIC显微镜整体检测和全内反射荧光成像技术(Tirfm)细胞检测,蛋白表达的位置正确,通过高倍数体式显微镜确定稳定种系中阳性率高达99%。结论:建立了一个稳定表达的荧光标记线虫种系,为进一步在线虫上研究囊泡分泌提供了很好的模型。

    【关键词】 显微注射 线虫 全内反射荧光成像技术

    【分类号】Q78

    前言生物学界对Caenothabditis elegans(秀丽隐杆线虫,简称c elegans,以下简称线虫)的研究始于1%3年。英国科学家syd- ney Brermer选择了线虫II]来作为确定完整的神经系统的较为简单的生物模型。随后,John Sulston经过20年的努力,到90年代中期终于构建了线虫完整的细胞谱
------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的PHluorin标记的线虫种系,为囊泡在线虫ALA神经元上分泌机制的研究提供模型。方法: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线虫转基因技术,将构建的Pida-1IDA-1:PHluorin质粒通过显微注射到线虫的母代,通过筛选后得到稳定表达的种系。结果:通过DIC显微镜整体检测和全内反射荧光成像技术(Tirfm)细胞检测,蛋白表达的位置正确,通过高倍数体式显微镜确定稳定种系中阳性率高达99%。结论:建立了一个稳定表达的荧光标记线虫种系,为进一步在线虫上研究囊泡分泌提供了很好的模型。

    关键词:显微注射;线虫;全内反射荧光成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Q78,Q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73(2008)11-2124-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