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14945
抗砷细菌arsH基因多样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历 丽 夏金兰 徐爱玲
抗砷基因(arsH),源环境,系统发育分析,水平基因转移,稀释曲线
第1页

    参见附件(2498KB,4页)。

    历丽 夏金兰 徐爱玲 刘可可 聂珍媛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研究含arsH基因抗砷微生物的多样性。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收集95条arsH基因序列,通过Clustal W1.83、Mega3.0、DOTUR软件分别对95条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稀释曲线等分析。结果:这些包含arsH基因的菌株分别归属于α-变形杆菌纲(约40%),γ-变形杆菌纲(35%),β-变形杆菌纲(22%),以及蓝细菌(3%)。在涉及的14个科当中,Rhizobiales所占比例最高(29%);Burkholderiales次之(22%);Pseudomonadales和Enterobacteriales占较少的比例,分别为18%和11%。针对数据库已有数据分析显示,含有arsH基因的微生物约89%分布在陆地,6%分布在海洋,还有5%在陆地海洋均有分布。陆地中占总比例的24%分布于土壤中;21%分布于矿山、地下水、气田、油田、受污染环境、矿坑水、淡水等环境中;约1%为植物共生菌,26%为病原微生物。结论:该基因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目前对于含arsH基因的抗砷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工作还远远不够。

    【关键词】 抗砷基因(arsH) 源环境 系统发育分析 水平基因转移 稀释曲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974140)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No.2010CB630902)

    【分类号】Q933

    前言砷(Arsenic,As)是一种有毒的类金属,产生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1]。尽管其地壳丰度低(0.0001%),但砷广泛分布于大自然中并常常吸附于金属矿物如铜、铅、金矿上[2]。自然矿山活动(矿物氧化、风化,酸雨)和微生物可增加环境中的砷,人类活动的干预可导致严重的砷污染。因
------
     前言

    砷(Arsenic,As)是一种有毒的类金属,产生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尽管其地壳丰度低(0.0001%),但砷广泛分布于大自然中并常常吸附于金属矿物如铜、铅、金矿上。自然矿山活动(矿物氧化、风化,酸雨)和微生物可增加环境中的砷,人类活动的干预可导致严重的砷污染。因此,在生物冶金中,利用抗砷浸矿微生物浸出含有砷但又具有价值的金属矿物,同时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浸出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砷泄露污染环境。砷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系统污染,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的中国、孟加拉和印度造成区域性的砷中毒。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98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