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01508
土茯苓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王瑞 展晓日 张惠 曾昭武
第1页

    参见附件(1830KB,3页)。

    王瑞 展晓日 张惠 曾昭武 山西中医学院中药系;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中心;

    【摘要】目的:建立土茯苓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工艺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茯苓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 nm波长处测量。结果:芦丁在0.008~0.048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以芦丁计为98.34%,RSD为3.4%。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土茯苓总黄酮含量测定。

    【关键词】 土茯苓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可见分光光度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NO.81001647) 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09C33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0471757)

    【分类号】R284.2

    前言土茯苓为百合植物光叶菝契(Smilax glabr Roxb)[1,2]的干燥根,又名红土苓,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广泛分布于华南、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浙江等地,是传统的清热解毒常用中药,具有调中止泻、健脾胃、强筋骨、除湿、利关节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淋浊、带
------
     前言

    土茯苓为百合植物光叶菝契(Smilax glabr Roxb)的干燥根,又名红土苓,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广泛分布于华南、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浙江等地,是传统的清热解毒常用中药,具有调中止泻、健脾胃、强筋骨、除湿、利关节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病、痛肿、瘰疠、梅毒及汞中毒所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症。近年来临床和药理治疗实验表明,土茯苓在抗癌、抗动脉硬化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方面效果良好。土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3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