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精神心理应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1)
摘要目的:比較基于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等不同精神心理应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的特征差异,探索建立IBSD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法。方法:将40只新生期SD大鼠随机分为母子分离组和非母子分离组,每组20只,母子分离组大鼠第2~14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 h,其余大鼠不分离。第9周,将非母子分离组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慢性束缚组(R组),将母子分离组随机分为单一母子分离组(S组)和联合应激组(SR组),每组10只。R组和SR组大鼠采用自制束缚架进行制动束缚应激,3 h/d,连续3周,其余2组不予束缚。在束缚期的最后1周,N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大鼠均予番泻叶煎剂(045 g/mL)灌胃(45 g/kg),连续7 d。检测评价4组大鼠成年期束缚应激前后内脏敏感性、大便积分、旷场行为学,以及造模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近端结肠常规病理、肥大细胞及嗜铬细胞数量。结果:1)内脏敏感性:束缚应激前,经历母子分离应激组(S组、SR组)大鼠痛觉阈值明显低于非母子分离应激组(N组、R组)(P<005);束缚应激后,S组和SR组大鼠痛觉阈值显著低于N组(P<005),R组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便积分:S组、R组及SR组大便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R组明显高于R组和S组(P<005)。3)旷场行为学特征:束缚应激前,S和SR组大鼠旷场穿格数有低于N和R组的趋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