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机构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制定是在征得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口腔医院管理分会及全国主要口腔医学院校专家意见基础上,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版)》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并结合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及口腔医疗器械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在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中,由于多种传播途径可带来的交叉感染已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它对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具有巨大的危害。目前院内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对于口腔医学这样的特殊专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在《规范》发布以前尚无统一标准,且各地的理解及执行标准不一致。我国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人员专业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
, 百拇医药
2 部分医院领导者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将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密切联系在一起,存在着疏于建章立制、擅自简化操作程序的问题。
3 临床医务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掌握欠缺,不能合理选择和使用现有消毒技术。口腔常用器械种类繁多,必须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时间。如果器械选择消毒方法不当或消毒时间不够,可导致交叉感染。
4 有的不具备对牙科手机、根管治疗器械等侵入性诊疗器械的灭菌条件,有的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吸唾管、一次性口镜、一次性探针的问题。
5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较为薄弱。对容易导致刺伤造成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针头、刀片等损伤性废物处理不当。
6 部分个体口腔诊所的医疗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口腔诊疗活动中交叉感染的不仅危及病人,亦危及医务人员。口腔专业职业性危害因素中,生物因素最具危害性。根据我国学者冷泰俊对医务人员群体调查发现,医院内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而口腔科医务人员中HBsAg阳性率则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目前国外已有临床数据显示,牙医中HBV、HCV、HIV均存在职业感染问题。据日本学者望月广报导,日本开业牙医HBV感染率为35.9%。美国亦有牙科医生在行医中被感染上HIV的报导。
, 百拇医药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正是为适时的解决上述问题而颁布实施。
《规范》的第一章为总则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规范》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规范》的第二章为日常工作的准则。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求保护患者又强调医护人员。它的核心部分在于:①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②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③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④同时强调医护人员的手及诊疗环境作为构成了口腔专科院内感染传播媒介的有效控制;⑤职业防护和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在以往实际工作中较常见的问题是消毒灭菌概念不清.易混淆的是哪些器械需要消毒,哪些器械需要灭菌。并且口腔器械有传统的就地消毒就地使用的现象。比如对牙科手机采取化学消毒剂表面擦拭消毒,达不到灭菌标准;重视了牙科手机的灭菌工作,忽视了对根管治疗器械的灭菌工作。有调查结果显示,在随机抽样的110支使用后的牙科手机HBSAg的检出率为2.73%;平均染菌量为1200cfu/cm2;而且每支手机在治疗后均存在细菌污染;同时由于牙钻手机具有内腔结构复杂,停止转动的瞬间机头部位的空腔呈负压状态,可以导致病人口腔中的唾液、血液、切割碎屑等回吸人手机腔内。当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可随喷出的气流进入其他患者口中,引起交叉感染。调查资料也显示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比较严重。有的可能在开诊前就已经被致病菌所污染;在口腔内进行操作后,污染更加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医务人员操作后,手的HBsAg的污染率为9.38%。
, 百拇医药
《规范》的第三章的核心在于:①规定达标的口腔诊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及要求;②水汽三用枪的特殊要求;③诊疗环境的要求,特别是空气的要求。
以往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及要求一直比较混乱,本次《规范》则明确规定了各类口腔诊疗器械、物品的各类消毒灭菌所应用的物理、化学方法及具体要求,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而口腔专科治疗中最常应用的水汽三用枪作为交叉感染的常见因素,这次也提出具体要求。它与高速手机一样,在停止的瞬间产生虹吸现象。研究发现,每次虹吸三用枪管道中含有微生物的液柱长度在lcm左右。它的回吸可造成交叉感染已被实验室细菌学、病毒学、传染科实验和临床测试结果所证实,并且水汽三用枪是日常消毒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使得各种疾病交叉感染机会大大的增加。如防范不当,就会造成这些疾病的传播。再有以往空气消毒多用紫外线消毒方法,虽然能够明显减少空气中的细菌,但在开诊后不久,空气污染即相当严重。其原因是口腔科使用的高速涡轮是压缩空气驱动的气涡轮机。并且在磨削牙齿时必须同时喷水降温(超声洁治器也需用水降温)。这些高压气体驱动的水滴携带牙菌斑龈沟液中原已存在的大量细菌或病毒播散于空气中,极有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来源,所以空气净化十分必要。
《规范》第四章突出强调的是效果监测,这在以往是最薄弱的环节。监测什么?怎样监测?何时监测?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落实与严格要求。
总之,在SARS以后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众多有识之士已深刻的指出: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短板”,这方面的教训无论是在国内外都是痛心疾首的。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行医才能有效地在医疗活动中规避各类风险,可以说《医疗卫生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颁布实施及时而必要。, 百拇医药(伊大海 王炳华 冯 言等)
在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中,由于多种传播途径可带来的交叉感染已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它对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具有巨大的危害。目前院内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对于口腔医学这样的特殊专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在《规范》发布以前尚无统一标准,且各地的理解及执行标准不一致。我国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人员专业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
, 百拇医药
2 部分医院领导者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将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密切联系在一起,存在着疏于建章立制、擅自简化操作程序的问题。
3 临床医务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掌握欠缺,不能合理选择和使用现有消毒技术。口腔常用器械种类繁多,必须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时间。如果器械选择消毒方法不当或消毒时间不够,可导致交叉感染。
4 有的不具备对牙科手机、根管治疗器械等侵入性诊疗器械的灭菌条件,有的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吸唾管、一次性口镜、一次性探针的问题。
5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较为薄弱。对容易导致刺伤造成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针头、刀片等损伤性废物处理不当。
6 部分个体口腔诊所的医疗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口腔诊疗活动中交叉感染的不仅危及病人,亦危及医务人员。口腔专业职业性危害因素中,生物因素最具危害性。根据我国学者冷泰俊对医务人员群体调查发现,医院内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而口腔科医务人员中HBsAg阳性率则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目前国外已有临床数据显示,牙医中HBV、HCV、HIV均存在职业感染问题。据日本学者望月广报导,日本开业牙医HBV感染率为35.9%。美国亦有牙科医生在行医中被感染上HIV的报导。
, 百拇医药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正是为适时的解决上述问题而颁布实施。
《规范》的第一章为总则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规范》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规范》的第二章为日常工作的准则。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求保护患者又强调医护人员。它的核心部分在于:①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②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③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④同时强调医护人员的手及诊疗环境作为构成了口腔专科院内感染传播媒介的有效控制;⑤职业防护和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在以往实际工作中较常见的问题是消毒灭菌概念不清.易混淆的是哪些器械需要消毒,哪些器械需要灭菌。并且口腔器械有传统的就地消毒就地使用的现象。比如对牙科手机采取化学消毒剂表面擦拭消毒,达不到灭菌标准;重视了牙科手机的灭菌工作,忽视了对根管治疗器械的灭菌工作。有调查结果显示,在随机抽样的110支使用后的牙科手机HBSAg的检出率为2.73%;平均染菌量为1200cfu/cm2;而且每支手机在治疗后均存在细菌污染;同时由于牙钻手机具有内腔结构复杂,停止转动的瞬间机头部位的空腔呈负压状态,可以导致病人口腔中的唾液、血液、切割碎屑等回吸人手机腔内。当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可随喷出的气流进入其他患者口中,引起交叉感染。调查资料也显示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比较严重。有的可能在开诊前就已经被致病菌所污染;在口腔内进行操作后,污染更加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医务人员操作后,手的HBsAg的污染率为9.38%。
, 百拇医药
《规范》的第三章的核心在于:①规定达标的口腔诊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及要求;②水汽三用枪的特殊要求;③诊疗环境的要求,特别是空气的要求。
以往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及要求一直比较混乱,本次《规范》则明确规定了各类口腔诊疗器械、物品的各类消毒灭菌所应用的物理、化学方法及具体要求,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而口腔专科治疗中最常应用的水汽三用枪作为交叉感染的常见因素,这次也提出具体要求。它与高速手机一样,在停止的瞬间产生虹吸现象。研究发现,每次虹吸三用枪管道中含有微生物的液柱长度在lcm左右。它的回吸可造成交叉感染已被实验室细菌学、病毒学、传染科实验和临床测试结果所证实,并且水汽三用枪是日常消毒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使得各种疾病交叉感染机会大大的增加。如防范不当,就会造成这些疾病的传播。再有以往空气消毒多用紫外线消毒方法,虽然能够明显减少空气中的细菌,但在开诊后不久,空气污染即相当严重。其原因是口腔科使用的高速涡轮是压缩空气驱动的气涡轮机。并且在磨削牙齿时必须同时喷水降温(超声洁治器也需用水降温)。这些高压气体驱动的水滴携带牙菌斑龈沟液中原已存在的大量细菌或病毒播散于空气中,极有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来源,所以空气净化十分必要。
《规范》第四章突出强调的是效果监测,这在以往是最薄弱的环节。监测什么?怎样监测?何时监测?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落实与严格要求。
总之,在SARS以后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众多有识之士已深刻的指出: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短板”,这方面的教训无论是在国内外都是痛心疾首的。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行医才能有效地在医疗活动中规避各类风险,可以说《医疗卫生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颁布实施及时而必要。, 百拇医药(伊大海 王炳华 冯 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