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医药研究进展
![]() |
第1页 |
参见附件(453KB,3页)。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隐匿型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哮喘的早期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典型的哮喘发作。临床表现以慢性咳嗽或反复发作为特征,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发作和肺部阳性体征,是最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1]。本病1972年由Glauser首先报道了5例成人病例 [2],直到1981年Cloutier等才首次报道了儿童病例[3],1982年Hannaway等正式在儿科建立了诊断[4]。目前小儿CVA的治疗,西医主要是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副作用大。而中医发挥辨证论治优势,在治疗CVA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就中医药对CVA的研究作一综述。
1关于中医病名
历代中医著作中,还没有发现与CVA完全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但是根据CVA发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干咳、咽痒、少痰伴有慢性迁延难愈等特点。一般多认为归属中医“咳嗽”范畴。但也有人认为CVA和典型哮喘一样也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皆因宿痰留伏于肺,遇诱因而触发。属中医学“哮病”范畴[5]。1998年卞氏综合前两种观点认为CVA“似咳非咳,似哮非哮”首次提出“哮咳”的中医命名[6],但目前尚未引起中医界的共鸣。
2病因病机研究
咳嗽变异型哮喘发病机理复杂,尤其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仍未达成共识,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CVA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主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提出很多有见地的观点。
2.1外邪犯肺,风邪为主CVA四季皆可发病,但以春季发作居多,“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令人咳”,以风邪为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属本虚标实,肺卫气阳虚弱为本虚,风邪夹寒夹湿,邪失外泄,肺气闭阻为标实[7];主要表现以阵发性干咳为主症的特殊类型哮喘,是风、热、痰三者相搏,缠于咽喉、鼻窍,阻于气道,肺失宣肃而为病[8];其所致咳嗽与中医单纯的外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逆作咳不同,也与哮喘宿痰内伏于肺有别,病位在气管、咽喉及肺络,病因病机为风邪犯 肺,邪阻肺络,肺气失宣、肺管不利、气道挛急[9];该病病机为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10]。总之是介于外感与内伤咳嗽之间的虚实夹杂型咳嗽,风、火、虚乃其病因病机[11]。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53KB,3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实用医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