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799297
依据学生求知心理规律开展病理教学的实践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李晓阳
第1页

    参见附件(163KB,1页)。

     医学教育的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客观依据医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地将心理学有关基本知识渗透到所授课程的教学中去,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名医学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这门本领如何练就?笔者愿就此谈谈如下粗浅体会,与同行们商榷交流:

    1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不断为学生创建适宜的认知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良好情绪而选择性趋向认识某一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往往对学生基于其学习需求而集中精力涉猎新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任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与否则势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显然,只要抓好这一前提环节,使学生兴趣陡增,求知心切,就常常会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正是根据这种认识,我在病理教学时,始终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求知兴趣,具体做到了:①果断改革教法,及时运用置疑导学和目标教学等新教学方法,营造竞争性设疑答题和主动性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引导帮助学生摆脱了“满堂灌”式传统教法的束缚,进而置身于既感趣味,又觉压力的求知氛围中,迅速激发了对病理学的求知兴趣,为提高病理学习效率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②针对教材内容以病理解剖学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利用医学视听教育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即借助幻灯、录像、投影机等形式,通过经常观察、识别和比较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来反复刺激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激发他们对人体病理形态的学习兴趣,克服厌烦、畏难情绪,逐步切实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病理学知识;③利用病理学紧密联系基础、临床的桥梁课特点,广泛收集典型实用的临床病例资料,经适当地归类整理后,有计划地充实更新病理教学内容,即用所授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并结合生动、丰富的病案讨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