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530030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3期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危险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达10%~20%[1],它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事件,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病人数众多,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建国以来,我国进行的3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及80年代大规模人群心血管病前瞻性监测表明,国内不仅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其它主要危险因素水平也在逐渐增高。本文拟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发病危险因素做一简要论述。使人们对高血压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有效的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病情发展及减少并发症。

    从流行病学调查及有关实验研究表明,血压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

    1性别与年龄

    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幅比舒张压显著。1979~1980年全国抽样普查结果,人群血压在40岁开始明显增高,6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妇女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幼年期或青年期血压偏高者,随年龄增大血压增高趋势更加明显。
, 百拇医药
    2地区差别

    不同地区由于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同,环境及气候条件不同,人群的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数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高。1988~1989年调查35~6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最高是吉林省为25.8%,最低是四川绵阳市为4.9%;女性最高是沈阳市为24.3%,最低是福州市为6.3%;与1984~1986年比较多数北方城市患病率上升。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华北地区高于西南、东南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2]。(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的比例不同及气候因素有关)。

    3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较早。可能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及与其生活紧张度、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4饮食因素
, 百拇医药
    饮食习惯、营养因素与血压调解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学者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摄入过多的钠盐、长期喝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合脂肪酸过多,均可促使血压升高[3]。经常吃鱼的地区,血压水平则往往较低(因为摄入含硫氨基酸的鱼类蛋白质可预防血压升高)。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解有重要意义。

    5超重和肥胖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的2~5倍,业已证明,肥胖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和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往往合并存在,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6吸烟

    吸烟不仅可以使血压升高,而且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烟草中所含的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吸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
, 百拇医药
    7饮酒

    饮酒和高血压关系密切,但一般认为需要超过一定的阈值时(酒精34~40g/d)尚有影响,有学者在日本和瑞典分别对长期中等量饮酒的人口调查并随访了近两年证明了这一点[1]。饮酒引起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有:长期饮酒者体内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及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增强,导致钾-钠泵活动异常和离子转运动功能障碍,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从而使血管的收缩反应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8遗传

    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通过高血压患者的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为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机率为3%,事实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某些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9精神心理因素

, 百拇医药     不良心态、精神紧张、文化素质、经济条件、不良精神刺激、噪音等均可影响血压。

    10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胰岛素抗体、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中(约占高血压患者的83.4%)[3]。胰岛素通过各种机制调控血压,当胰岛素抵抗发生时 ,调控机制失衡,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肾排钠减少,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加,膜转运系统障碍,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同时胰岛素生长因子效应增加,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高胰岛素血症使血液黏度增高,这一系列结果造成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参考文献

    1韩宗超,张苏明.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3):179.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84.

    3张泽英.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1., 百拇医药(邵丽英 陈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