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患者心理分析与康复指导
【关键词】 肾移植;心理分析;康复指导
肾移植是根治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唯一的有效方法。而肾移植又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伦理、家庭、社会等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也是患者康复的阻力。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常见心理反应与分析
由于各自的人格特点、生活背景不同以及疾病的不同时期均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1.1 焦虑 患病初期,常因对所患疾病缺乏足够认识,常夜不能眠,饭吃不下,烦躁不安,到处寻医问药,对一个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肯定,甚至把多个医生的方案加在一起混合使用。认为所用药物与方法越多越好,更为愚昧的做法是祈天求神,想尽一切办法摆脱困境,结果适得其反。
1.2 易怒 患病后、在肉体和精神上长时间遭受疾病摧残和折磨,同时还要支付巨额医疗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变得孤僻,对治疗护理不满意,爱发脾气,怨天尤人,看谁都不顺眼,不配合治疗,行为过激。
, http://www.100md.com
1.3 抑郁 由于病程长且随着病情发展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对治疗失去信心,变得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接触被动,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无奈,有的不愿让家属为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而选择放弃治疗。
1.4 角色和自我形象紊乱 疾病本身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角色,长期患病,角色出现混乱。另一方面肾移植后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皮肤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牙龈增生、肥胖等失去原有的容貌,患者不敢面对自己,厌恶自己,不敢照镜子,怕见人,因自卑而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使社会角色减退,结果更加重心理负担。精神压力的持续存在加重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加重病情发展。
2 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丰盈充实、和谐安宁的态度,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1]。该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应当及时协助和指导患者步入康复的轨道。
, http://www.100md.com
2.1 心理与情绪的调护 针对患者心理特点与情绪变化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引导患者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用积极、乐观、科学的态度面对现实,用健康的心态坦诚应对千变万化的生活;借助专家的力量,协助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其分享快乐,帮其排忧解难。有报道指出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与指导性想象、音乐疗法、集体疗法、心理教育干预可减轻紧张、抑郁,改善心境状态[2]。
医护人员对患者给以特别的同情与关爱,鼓励亲属探视以安慰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的人,通过定期召开病友联谊会,促进病友之间的交流。利用治疗成功的范例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3]。建立专家协助机制,协助患者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激发个人的内心调节机制,重拾病前的兴趣和爱好或者学习种花养鱼、练习书法、气功等,忘却疾病烦恼。
2.2 帮助患者协调各种不和谐的关系 该类患者可出现社会能力障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患者、医护人员、家属、病友、社会工作者是康复治疗的团队,相互之间围绕患者协调配合。发生医患、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患者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冲突时,适用心理康复的方法,在社会层面上改善其生存条件,平衡患者心理,促使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 http://www.100md.com
2.3 减轻治疗不良反应 只要移植肾脏有功能就需终身用药。抗排异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有的患者因耐受不了,不得不被迫减量甚至停药。这就给患者在心理上造成忧虑。有学者指出,松弛训练、催眠、渐进性放松训练可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应指导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血药浓度、生化指标、控制体
质量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4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平衡人体生理功能。根据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肾移植手术后要鼓励和指导患者适时地恢复性生活、参加工作及社交活动。对未婚青年肾功能正常,2~3年后可考虑结婚、生育等问题,使患者享受爱情和亲情带来的温暖,提高生活乐趣和生活质量,但应避免劳累、淋雨、着凉、感冒等。
3 小结
肾移植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其中以焦虑、抑郁、自我形象紊乱为多见。这样既可加重病情变化,更是造成恢复缓慢及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心理调护只能协助治疗,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必须配合药物治疗,采用机体治疗与精神治疗并举使患者尽早康复,全面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黄子杰.预防医学(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 张付全,唐秋萍.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771.
[3] 沈红,梁建广.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吉林中医药,2007,27(1):30., http://www.100md.com(杜运杰)
肾移植是根治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唯一的有效方法。而肾移植又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伦理、家庭、社会等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也是患者康复的阻力。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常见心理反应与分析
由于各自的人格特点、生活背景不同以及疾病的不同时期均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1.1 焦虑 患病初期,常因对所患疾病缺乏足够认识,常夜不能眠,饭吃不下,烦躁不安,到处寻医问药,对一个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肯定,甚至把多个医生的方案加在一起混合使用。认为所用药物与方法越多越好,更为愚昧的做法是祈天求神,想尽一切办法摆脱困境,结果适得其反。
1.2 易怒 患病后、在肉体和精神上长时间遭受疾病摧残和折磨,同时还要支付巨额医疗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变得孤僻,对治疗护理不满意,爱发脾气,怨天尤人,看谁都不顺眼,不配合治疗,行为过激。
, http://www.100md.com
1.3 抑郁 由于病程长且随着病情发展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对治疗失去信心,变得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接触被动,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无奈,有的不愿让家属为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而选择放弃治疗。
1.4 角色和自我形象紊乱 疾病本身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角色,长期患病,角色出现混乱。另一方面肾移植后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皮肤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牙龈增生、肥胖等失去原有的容貌,患者不敢面对自己,厌恶自己,不敢照镜子,怕见人,因自卑而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使社会角色减退,结果更加重心理负担。精神压力的持续存在加重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加重病情发展。
2 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丰盈充实、和谐安宁的态度,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1]。该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应当及时协助和指导患者步入康复的轨道。
, http://www.100md.com
2.1 心理与情绪的调护 针对患者心理特点与情绪变化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引导患者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用积极、乐观、科学的态度面对现实,用健康的心态坦诚应对千变万化的生活;借助专家的力量,协助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其分享快乐,帮其排忧解难。有报道指出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与指导性想象、音乐疗法、集体疗法、心理教育干预可减轻紧张、抑郁,改善心境状态[2]。
医护人员对患者给以特别的同情与关爱,鼓励亲属探视以安慰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的人,通过定期召开病友联谊会,促进病友之间的交流。利用治疗成功的范例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3]。建立专家协助机制,协助患者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激发个人的内心调节机制,重拾病前的兴趣和爱好或者学习种花养鱼、练习书法、气功等,忘却疾病烦恼。
2.2 帮助患者协调各种不和谐的关系 该类患者可出现社会能力障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患者、医护人员、家属、病友、社会工作者是康复治疗的团队,相互之间围绕患者协调配合。发生医患、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患者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冲突时,适用心理康复的方法,在社会层面上改善其生存条件,平衡患者心理,促使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 http://www.100md.com
2.3 减轻治疗不良反应 只要移植肾脏有功能就需终身用药。抗排异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有的患者因耐受不了,不得不被迫减量甚至停药。这就给患者在心理上造成忧虑。有学者指出,松弛训练、催眠、渐进性放松训练可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应指导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血药浓度、生化指标、控制体
质量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4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平衡人体生理功能。根据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肾移植手术后要鼓励和指导患者适时地恢复性生活、参加工作及社交活动。对未婚青年肾功能正常,2~3年后可考虑结婚、生育等问题,使患者享受爱情和亲情带来的温暖,提高生活乐趣和生活质量,但应避免劳累、淋雨、着凉、感冒等。
3 小结
肾移植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其中以焦虑、抑郁、自我形象紊乱为多见。这样既可加重病情变化,更是造成恢复缓慢及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心理调护只能协助治疗,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必须配合药物治疗,采用机体治疗与精神治疗并举使患者尽早康复,全面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黄子杰.预防医学(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 张付全,唐秋萍.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771.
[3] 沈红,梁建广.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吉林中医药,2007,27(1):30., http://www.100md.com(杜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