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9期
编号:11705570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9期
     协同护理模式(CCM),即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1]。目前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日渐成熟及广泛化,在我国目前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整体护理由于分工具体,各司其责,无疑加剧了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状况,所以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解决了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状况,而且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及,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给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充实了新的内容。针对协同护理的受益,笔者对心内科患者协同护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及作用归纳如下。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协同护理模式的基础

    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愿意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如疾病知识、护理知识等,并深信不疑,这是协同护理模式进行的第一步,也是关健性的一步。为此分管护士应首先做到:

    1.1 树立良好形象 护士要让患者有感觉良好,待人亲切,值得信赖等肯定的印象,这对今后的相互关系好坏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护士首次接触进入病房的患者应做到衣帽整洁、举止端重、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悦耳,从视、觉、听三个方面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1.2 言语沟通 护患关系的言语沟通首先从问候开始,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如早晨测体温时应问候一声“早安”、“您早”;进行技术操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巡视病房时说“请您………”、“您好”、“请您记住等”这些极其自然的问候,是发挥护士自身职业作用来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1.3 面部表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问候语即便一字一句都相同,但护士说话时的表情、气质不同,给患者留下的印象也不同,患者能通过观察护士的表情而在自已的脑海里留下不同的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