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38876
从医学心理学谈妇产科临床教师的自我修养(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
     【摘要】 本文在简要论述医学心理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现代综合性的医疗方法,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然后,就妇产科临床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如何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①抵御诱惑,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临床与临床教学;②不断学习,把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奉献于临床与临床教学;③自我调整,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扎根于临床与临床教学中。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妇产科临床教师;自我修养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把健康概括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完全安宁。由此可见,健康应该是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无主观不适的感觉,无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因此,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就必然会有心理学的介入,从而形成了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与心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1]。总之,它研究的是介于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和身体的、精神的各种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规律。其目的在于借用心理活动的改变以促进个体病理过程的消失或正常功能的恢复。为此,无论是医学还是心理学,都大大拓宽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实践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它的地位和作用在维持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医学与心理学基本上是完全独立的学科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