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局部外用治疗糖尿病足58例的护理体会
第1页 |
参见附件(144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足部外用胰岛素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足部外用胰岛素、庆大霉素、山莨菪碱;对照组则采用足部外用庆大霉素和山莨菪碱。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局部外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胰岛素;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用糖尿病足局部外用胰岛素的方法护理糖尿病足5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将11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按入院时间先后排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糖尿病会议制定的Wagner分级标准[1],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1.2 一般资料 本组入院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按临床随机数字表达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其中治疗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42~71岁,平均(51.27±3.58)岁,糖尿病病程(9.81±1.23)年;溃疡程度:Ⅰ级19例,Ⅱ级28例,Ⅲ级11例。其中活动受限9例,溃疡面积最大11×21 cm.2,最小1.7×2.5 cm.2。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43~72岁,平均(51.36±5.12)岁,糖尿病病程(9.68±1.38)年;溃疡程度:Ⅰ级15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其中活动受限8例,溃疡面积最大12×20 cm.2,最小1.5×2.3 cm.2。两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一般,无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活动受限、全身情况及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有可比性。
1.3 治疗及护理方法
1.3.1 内科综合治疗 两组病例相同,包括:①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空腹血糖6~7 mmol/L,饭后2 h血糖为8~10 mmol/L;②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③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④合理饮食,控制体重;⑤健康教育,注意足部的自我保健,每次环药时将创面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和家属,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增强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
1.3.2 创面处理 两组均选用清创法。常规局部消毒后,疼痛敏感者在局麻下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其原则是:与正常组织结合疏松的先清除,干性坏死组织后清除。清除坏死组织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少出血为宜,一次性彻底清除坏死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等。然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伤口,最后用生理盐水冲净创面,并用无菌纱布蘸干。
1.3.3 局部外用胰岛素 治疗组用0.5%洗必泰棉球消毒局部,将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u,山莨菪碱10 mg,普通胰岛素10 u充分混匀后,浸湿纱布,敷于创面上,保持创面湿润,切勿包扎。2次/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不用胰岛素外,其余方法同治疗组。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Ridit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7年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新药治疗急性疮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复常,溃疡面完全愈合;显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有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无效:达不到有效指标。
2.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5827(46.6)15(25.9)16(27.6)0(0.0)58(100.0)
对照组5219(36.5)18(34.6)10(19.2)5(9.6)47(90.4)
注: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上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30 d30~60 d60~90 d90~150 d
治疗组5810151815
对照组525101918
注:经秩和检验,在愈合时间上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单位: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4 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差血、小便、大便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特殊不适。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差。欧美国家中非创伤性截肢者约35%~50%,在我国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而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足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3]。而且由于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的共同作用,可引起Charcot关节(与神经病变相关的骨关节的非感染性破坏),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累关节有广泛骨质破坏和畸形,致残率高,花费大。现将对58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3.1 整体护理 每天7次监测血糖,分别为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 h及午夜,了解血糖是否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应用胰岛素过程中有无低血糖危险。定时测量记录体温,及时掌握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值,以便了解感染控制情况及抗生素的疗效。每周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每日评估创口的深度、色泽,有无渗出,渗出液的量和性质,敷料是否干燥、清洁,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创口周围皮肤的色泽、温度等,并及时记录。
3.2 创口的护理 创面应加强局部换药。换药时,患者见到溃疡坏疽创面污秽,加重了患者的身心伤害及恐惧感。换药时应动作轻柔,定期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坏死创面及时切除,彻底清创引流,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由于肢端缺血致疼痛,告知患者卧床休息,与患者交谈以此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3.3 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前对于因糖尿病所致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尚不能彻底预防,因此糖尿病足在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测,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50%~80%可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预防。因此医护人员尤其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正规的糖尿病饮食治疗食谱,既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又要保证营养,感染期患者蛋白质的供给量可酌情加至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