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滴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 |
第1页 |
参见附件(1394KB,2页)。
【摘要】 目的 评价羚羊角滴丸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0例临床确诊为痤疮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用: 羚羊角滴丸+螺内酯片+克林霉素分散片+维生素B6片,对照组用: 螺内酯片+克林霉素分散片+ 维生素B6片。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的皮损情况,并计算疗效指标结果,按疗效标准判定。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3%、66.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中,羚羊角滴丸是一种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的理想用药。
【关键词】 羚羊角滴丸;寻常痤疮;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ngyangjiao pills for Common acne.Methods130 cases of acne vulgar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65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65 cases).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ngyangjiao pills+ Spironolactone+clindamycin + vitamin B6;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pironolactone+clindamycin + vitamin B6.After treatment of 4 weeks to observe skin lesions,calculate the curative effect index and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 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89.23% vs. 66.16%) (P<0. 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acne, Lingyangjiao pills is effective and safe.
【Key words】Lingyangjiao pills;Common acne; Curative effect
寻常痤疮又称青春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高,多发于面部,影响美观。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特别是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应用羚羊角滴丸治疗寻常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门诊就诊患者,性别和年龄不限,根据Pillsbury痤疮轻重分类法[1]:①Ⅰ级(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②Ⅱ级(较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③Ⅲ级(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0~100个,结节<3个,发生于颜面、颈部、胸背部;④Ⅳ级(重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100个,结节/囊肿>3个,容易形成疤痕,发生于上半身。选择痤疮程度在Ⅰ~Ⅳ级的患者,治疗前30 d内未用过与本病相关的内服药, 7 d内未用过与本病相关的外用药。
1.1.2 排除标准[2]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过敏体质或对本药,或药物成分过敏者;③近30 d内服过治疗本病的药物;和(或)7 d内外用过治疗本病的药物;④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⑥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痤疮或患有其他可能影响疗效观察的皮肤病(如红斑狼疮)。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治疗组每日口服羚羊角滴丸(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分公司生产)0.4 g(10丸/包),2次/d;同时口服克林霉素分散片150 mg,3次/d; 螺内酯片20 mg, 2次/d;维生素B6片10 mg,3次/d, 4周为1个疗程, 4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克林霉素分散片及螺内酯片和维生素B6片,时间及量同治疗 组。治疗期间均要求禁烟酒、油腻及甜食,不使用化妆品。
1.2.2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在治疗当日、2周、3周、 4周时的皮损变化,记录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结节数目、大小、颜色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在第4周末评估疗效。
1.2.3 疗效判定标准[2] 以皮损数量的变化计算出皮肤损害消退率,分4级判定。皮肤损害消退率为:(治疗前数量-治疗后数量) /治疗前数量×100%。①临床痊愈:皮肤损害消退率≥95%,痒痛感消失;②显效:95% >皮肤损害消退率≥70%,痒痛感明显减轻; ③有效: 70% >皮肤损害消退率≥30%,痒痛感减轻; ④无效皮肤损害消退率<30%,或反见增多,痒痛感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2.4 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痊愈率为35.38%,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痊愈率为23.08%,总有效率为66.16%。经过4周的疗效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 3例轻度恶心;对照组4例出现轻度恶心。两组均可耐受,停药后所有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痤疮是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与雄性激素、皮脂和毛囊内微生物有关,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皮脂腺肿大,皮脂腺分泌增多,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淤积与毛囊形成脂栓,而成痤疮[3]。中医辩证认为本病由于机体阳热偏盛,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肺胃积热,结于肠中不能下达,上薰于面,郁阻毛窍而成。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瘀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化热生痰,痰瘀互结,使皮疹日渐扩大或面部出现结节、囊肿等。总之本病病位在肺,涉及肝、肾、肠胃等脏腑,皆由热(火)、痰(湿)、瘀等病邪上犯肺经,郁阻毛窍而成[4]。
羚羊角主要功效为凉血解毒、消炎、活血化瘀、收敛、镇痛。羚羊角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入药的记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4KB,2页)。
闂勬劒绨張宥呭閸c劌甯囬崝娑崇礉缂冩垹鐝柈銊ュ瀻娣団剝浼呴崣顏冪返閻栧崬绺炬导姘喅閹存牗婀佹稉鈧€规氨袧閸掑棛娈戝▔銊ュ斀娴兼艾鎲冲ù浣筋潔閵嗭拷
濮濓拷 pdf閸忋劍鏋� 闂団偓鐟曪拷 5 缁夘垰鍨庨敍鍫濆帳鐠愯鏁為崘宀€娅ヨぐ鏇炴倵濮e繐銇夐崣顖欎簰妫板棗褰�10娑擃亞袧閸掞拷閿涘鈧拷
閺傚洨鐝烽悧鍫熸綀鐏炵偘绨崢鐔绘啿娴f粍娼堟禍鐚寸礉閼汇儲鍋嶇拋銈勮礋濮濄倖鏋冩稉宥呯杹鐞氼偅鏁硅ぐ鏇氱返婢堆冾啀閸忓秷鍨傞梼鍛邦嚢閿涘矁顕柇顔绘閹存牜鏁哥拠婵嬧偓姘辩叀閹存垳婊戦敍灞惧灉娴狀剚鏁归崚浼粹偓姘辩叀閸氬函绱濇导姘辩彌閸楀啿鐨㈤幃銊ф畱娴f粌鎼ф禒搴㈡拱缂冩垹鐝崚鐘绘珟閵嗭拷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閹恒劌鐡ㄧ紒娆愭箙閸欙拷
閸旂姴鍙嗛弨鎯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