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我调整措施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范畴的不断扩大。精神科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看好患者不出事,而是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全方面人文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规范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心态。由于精神科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致使护士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担心意外事件发生被患者攻击等,均可导致精神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同时社会的偏见、担心受岐视、业余生活贫乏、家庭的不理解、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她们的心理压力。过高的压力会造成护士身心疲惫、精神怠倦、情绪不良工作效率降低。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也是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精神科护士有必要采取自我调整措施,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压力;自我调整措施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是一种需要体力及脑力结合的双重劳动。护理工作决定了护士必须经常而对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等[1]。而精神科护士面对特殊的患者群体,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而意外后果与当班护士有着直接关系,工作风险大、加之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护理效果,护士有必要采取自我调整措施。
1 产生压力的原因
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特殊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除具备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外,又具有固有的特殊性,而面对的患者是自知力丧失、大脑机能失调,言语紊乱,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危险性,不配合治疗护理,甚至拒绝治疗干预护理工作,护士在工作中需付出更多精力和体力,易产生疲倦感。
1.2 工作环境的封闭性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长期在不良环境中工作,将严重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