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1973601
针灸对脑瘫患儿血清IL-6 \TNF-α水平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5日 贾玉玲 卞 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53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对脑瘫患儿血清中IL-6、IFN-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脑活素和运动疗法;针灸组(31例)给予针灸配合脑活素和运动疗法,均治疗3个月。另选30例健康儿童作正常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IL-6、IFN-α水平。结果 脑瘫患儿血清IL-6、IFN-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治疗后针灸组IL-6、IFN-α水平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治疗后对照组。结论 细胞因子IL-6、IFN-α参与了脑瘫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脑瘫患儿血清IL-6、IFN-α含量发挥有益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脑瘫;针灸;IL-6;TNF-α

    

    脑瘫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简称,是小儿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多种产前、产时、产后因素综合构成了脑瘫的主要病因。近年来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启动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可对胎儿发育中的大脑产生损害而导致脑瘫,感染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能通过共同的通路-炎性因子导致脑损伤[1~4]。临床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脑瘫具有较好疗效,但对其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脑瘫的疗效机制,观察了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IFN-α含量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西峡县人民医院儿科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就诊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学术会议制定的脑瘫诊断标准[5];(2)年龄1~10岁;(3)无心肺疾患,无皮肤破损,无急性炎症及感染性皮肤病等。排除标准:(1)先天遗传代谢疾病,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肿瘤等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2)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3)合并癫痫、严重的智力低下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61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10岁,平均(5.96±3.21)岁;痉挛型18例,不随意运动型5例,共济失调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2例,混合型1例。治疗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10岁,平均(6.11±3.73)岁;痉挛型19例,不随意运动型4例,共济失调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3例,混合型1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另选30例作正常对照,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10岁,平均(6.21±3.12)岁,为同期本院儿科健康体检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①药物治疗:3~6 ml脑活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疗程。两个疗程间休息5 d;②运动疗法:采用Bobath法和Vojta法,2次/d,30 min/次,对每个患儿进行临床评价后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由同一组治疗师执行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华佗夹脊穴、四神聪、肾俞。配穴:上肢重者,曲池、合谷、外关;下肢重者,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市。灸穴:肾俞。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行提插捻转补法,3 min出针,所有穴位均不留针。双侧肾俞穴施以艾条灸10~20 min。1次/d,2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 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IL-6、TNF-α测定方法

    外周静脉血标本(抗凝)经2000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置于EP管中,置-4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之间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脑瘫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 与正常组相比,脑瘫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增高(均P<0.01)。见表1。

    2.2 脑瘫患儿治疗前后IL-6、TNF-α含量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脑瘫患儿IL-6、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后针灸组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灸组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免疫异常在脑瘫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这可能是脑瘫发生的重要机制[4.6]。TNF、IL-6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类细胞因子,是机体免疫一神经一内分泌网络调节的主要因子。其中TNF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多种生理学功能,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正常脑组织内有少量TNF-α表达,其对维持神经组织的分化发育及信息传递起重要作用,然而脑损伤后TNF-α的大量表达可增强脑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造成神经细胞的毒性,导致细胞肿胀和死亡[7~9]。IL-6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损伤与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脑瘫脑损伤病理过程,当脑瘫脑损伤发生时,颅内IL-6水平迅速增高,活性增强,导致脑水肿或坏死[10~12]。

    本研究表明,脑瘫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较正常儿童组明显增高(均P<0.01),这进一步证实了TNF-α、IL-6确实存在免疫调节机制紊乱。脑瘫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脑损伤后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刺激外周血管产生IL-6、TNF-α增多;脑损伤后胶质细胞破坏溢出,脑缺氧缺血、脑水肿等刺激IL-6、TNF-α生成;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进入脑并释放IL-6、TNF-α。研究还表明,经治疗后可使IL-6、TNF-α明显下降,尤其以联用针灸的针灸组下降最为明显,说明针灸治疗脑瘫患儿可能与IL-6、TNF-α的水平改变有关。

    综上所述,细胞因子TNF-a、IL-6参与了脑瘫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针灸通过降低脑瘫患儿血清TNF-α、IL-6含量,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针灸治疗脑瘫的作用机制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