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使用呋塞米在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2)
2 结果
治疗组50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轻度HIE21例、中度HIE 3例、无重度HIE临床表现,总发生率48.0%;头颅CT分度为轻度HIE 29例、中度HIE 3例、重度HIE1例,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48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轻度HIE 28例、中度HIE 5例、无重度HIE临床表现,总发生率68.8%;头颅CT分度为轻度HIE 29例、中度HIE 8例、重度HIE 3例,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为22.9%。两组患儿临床表现为HI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目前在全球包括我国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智力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4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4]。窒息的本质是缺氧,新生儿重度窒息可由于呼吸和循环的停止,影响全身缺氧和代谢,从而导致脑、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脑损伤占首位,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而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后4 h便可出现脑水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症状[5],从另一个角度说,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水肿的预防主要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而且应早至出生后即开始。
, 百拇医药
苯巴比妥钠已用于预防窒息后脑损伤[6]。有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应用甘露醇可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7],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较多合并颅内出血,为了防止颅内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加重出血,通常甘露醇应在24 h后开始应用,此时酸中毒已纠正、止血药已经应用,估计出血已停止,应用甘露醇较为合适[8]。而呋塞米为髓袢利尿药,没有甘露醇“使颅内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加重出血”的副作用,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即可使用呋塞米,可直接抑制钠进入正常或已受损害的脑组织,缩小脑容积,降低脑积液生成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使尿排出增多,通过以上综合因素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强,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是临床上治疗急性颅内高压较有效的措施。
刘志远报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和临床分度不完全一致[9],有些病例CT显示的图像与临床表现不相平行,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CT影像缺氧缺血低密度仅为轻至中度;而CT影像缺氧缺血改变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却不是典型。本文结果亦显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和临床分度有少许差别。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和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呋塞米宜早期使用,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于生后1 h内在应用苯巴比妥钠的同时即开始使用,没有必要在出现颅内高压临床表现时才给予降低颅内压治疗,那样或许为时已晚。早期使用呋塞米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8.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68.
[4] 周伟.实用新生儿技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5]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水肿的发病机理及防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1):6.
[6] 廖景文.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46.
[7] 曾丽琳.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08.
[8] 韩玉昆,杨于嘉,邵肖梅,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0.
[9] 刘志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表现与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淮海医学,2008,26(6):515., 百拇医药(冯文清)
治疗组50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轻度HIE21例、中度HIE 3例、无重度HIE临床表现,总发生率48.0%;头颅CT分度为轻度HIE 29例、中度HIE 3例、重度HIE1例,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48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轻度HIE 28例、中度HIE 5例、无重度HIE临床表现,总发生率68.8%;头颅CT分度为轻度HIE 29例、中度HIE 8例、重度HIE 3例,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为22.9%。两组患儿临床表现为HI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目前在全球包括我国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智力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4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4]。窒息的本质是缺氧,新生儿重度窒息可由于呼吸和循环的停止,影响全身缺氧和代谢,从而导致脑、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脑损伤占首位,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而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后4 h便可出现脑水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症状[5],从另一个角度说,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水肿的预防主要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而且应早至出生后即开始。
, 百拇医药
苯巴比妥钠已用于预防窒息后脑损伤[6]。有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应用甘露醇可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7],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较多合并颅内出血,为了防止颅内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加重出血,通常甘露醇应在24 h后开始应用,此时酸中毒已纠正、止血药已经应用,估计出血已停止,应用甘露醇较为合适[8]。而呋塞米为髓袢利尿药,没有甘露醇“使颅内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加重出血”的副作用,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即可使用呋塞米,可直接抑制钠进入正常或已受损害的脑组织,缩小脑容积,降低脑积液生成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使尿排出增多,通过以上综合因素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强,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是临床上治疗急性颅内高压较有效的措施。
刘志远报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和临床分度不完全一致[9],有些病例CT显示的图像与临床表现不相平行,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CT影像缺氧缺血低密度仅为轻至中度;而CT影像缺氧缺血改变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却不是典型。本文结果亦显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和临床分度有少许差别。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和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呋塞米宜早期使用,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于生后1 h内在应用苯巴比妥钠的同时即开始使用,没有必要在出现颅内高压临床表现时才给予降低颅内压治疗,那样或许为时已晚。早期使用呋塞米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8.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68.
[4] 周伟.实用新生儿技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5]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水肿的发病机理及防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1):6.
[6] 廖景文.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46.
[7] 曾丽琳.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08.
[8] 韩玉昆,杨于嘉,邵肖梅,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0.
[9] 刘志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表现与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淮海医学,2008,26(6):515., 百拇医药(冯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