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 dM)的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T2 dM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晚20: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并每日一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对照组:每晚22:00皮下注射诺和灵N,并每日一片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体重指数(BMI)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和HbA1 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HbA1 c 及BMI的变化,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T2 dM可良好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缓释片
2型糖尿病(T2 dM)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和(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有效地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多年来T2 dM患者多数在口服降糖药失效后才使用胰岛素,现主张早期使用胰岛素对残余胰岛功能恢复有益。本研究通过对78例初诊T2 dM患者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T2 dM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34~72岁,平均(465±102)岁。入选对象先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4周,血糖控制仍不佳,空腹血糖(FBG)>78 mmol/L或(和)餐后2 h血糖(2 hPBG)>111 mmol/L。患者均未用过降糖药物,排除严重的心、脑、肾功能不全,重度感染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的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肝肾功能受损等。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6~70岁,平均(442±96)岁;对照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4~72岁,平均(471±101)岁。
12 方法 观察组:予以每晚20: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同时每日早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对照组:每晚22:00皮下注射诺和灵N(诺和诺德公司),同时每日早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依据FBG值给予胰岛素起始剂量:FBG78 mmol/L10 mmol/L起始剂量为8U,FBG>10 mmol/L起始剂量为10U。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测定值每3~5天调整一次。目标血糖值:39 mmol/L[1]和药物的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数据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FBG、2 hPBG、HbA1 c、BMI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 hPBG、HbA1 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副反应 对照组中有4例在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未作特殊处理;有4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给予口服糖水及调整胰岛素剂量后未再次出现低血糖事件。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未作特殊处理;有1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给予进食后未再次出现低血糖事件。1例患者出现下肢轻度可凹陷浮肿,予以适当限盐,一周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避免、阻止或延缓T2 dM患者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处理原则中强调,达到并维持正常血糖的目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启动治疗,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患者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即早晨或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或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缓解葡萄糖毒性及脂肪毒性,减缓胰岛B细胞功能衰退。
甘精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A链的第21位门冬氨酸被甘氨酸替代,而在B链的31、32位增加了2个精氨酸分子,加入少量锌,其性质更加稳定;皮下注射(PH为74)后形成结晶沉淀,缓慢稳定均匀释放胰岛素单位,作用时间持续24 h[2],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接近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从而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只在睡前给药一次即可维持24 h的基础胰岛素水平,血糖浓度无明显主峰,而是代以平坦的吸收相,很少发生低血糖[3]。
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也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尚有体重减轻、血脂谱改善、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受抑制等,被认为可能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4]二甲双胍缓释片采用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材料,具有与二甲双胍普通片同等的降糖效果,但作用长久,1次/d的作用,可覆盖24 h,且不良反应轻微[5]。
本研究采用了“一次服药、一次注射”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简化了T2 dM的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降低FBG及2 hPBG,并使FBG及2 hPBG达到达标水平,同时使HbA1 c也明显下降。故临床疗效显著。众所周知,低血糖反应是阻碍胰岛素治疗的最主要原因[6]。本研究表明,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优于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其低血糖事件发生少。
综上所述,选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是使血糖达标的一种良好方法,且治疗过程安全、方便。
参考文献
[1] Rosenstock J, Dailey G, MassiBenedetti M, et al Reduced hypoglycemia risk with insulin glargine: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insulin glargine with human NPH insulin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2005,28:950995.
[2] Lindscy Rcihhart, Chad A, Panning Insulin glarginc: A new bngacting insulin product Am J HcalthStst Pham, 2002,59:643649.
[3] 甘华陕,汤佳珍,徐积兄,等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临床荟萃,2008,23(5):359360.
[4] 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83.
[5] 纪立农,陈颖丽,高蕾莉,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国处方药,2006,20(5):64.
[6] Takino T, Yasui H, Yoshitake A, et al A new halogenated antidiabetic vanadyl compex, bis(5iodopicolinato) oxovanadium(IV): in vitro, and in vivo insulinomimetic evaluations and met allokinetic analysis J Biol lnorg Chem,2001,6(2):13321421., http://www.100md.com(奚亚楠 郭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