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脂肠残端瘘的营养支持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12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脂肠残端瘘采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前与应用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营养支持是十二指肠残端瘘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前与应用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检测比较,肠内营养更能够全面补充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十二脂肠残端瘘;营养支持
十二指肠残端瘘为胃大部分切除Billroth-Ⅱ式术最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占施行毕-Ⅱ式胃切除术的1%~4%,由于综合处理方法的改进,该并发症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营养支持在十二脂肠残端瘘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十二脂肠残端瘘的营养支持,我们对此进行了总结,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自2006年7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十二脂肠残端瘘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3~69岁;原发疾病:胃窦癌15例,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30例,球后溃疡合并急性穿孔1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5例。
1.2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残端瘘常发生在术后2~5 d。突发右上腹部剧烈疼痛25例,有2例发生于术后第7天。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15例,腹膜炎局限在右上腹者16例;体温升高、脉搏增快19例;轻度黄疸2例;出现休克2例;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浑浊液17例;白细胞计数升高21例;腹部B超探查发现右上腹积液27例;B超定位在右上腹积液部位穿刺抽出胆汁样腹液14例。
1.3 基础治疗 本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禁食;胃肠减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瞩下、盆腔及腑间脓肿的临床表现。保持引流通畅,促进炎症吸收,最好先用持续负压吸引5~7 d,窦道形成即改为重力引流;加强护理,保护好瘘口周围皮肤;加强抗感染治疗及防治各种并发症等。
1.4 营养支持 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易于纠正内稳态失衡、液体容积和渗透性紊乱以及酸、碱、电解质失衡。使用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善宁、乌司他丁等抑酶制剂。腹膜炎稍有局限后,即采取措施建立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第1天给予250 ml生理盐水滴注空肠营养管,开始时缓慢滴注,每小时20~40 ml,24 h维持输注,使肠道适应,观察有无腹痛腹胀,24~36 h如患者肠道得以适应,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后,给予百普力营养液(主要成分为水、乳清蛋白水解物、植物油、麦芽糖糊精、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呈混悬性液,以短肽蛋白为主,低脂肪,低渣,等热量,即1 ml含lKeal(4.18 KJ)热量,每瓶500 ml,总热量为500 Kcal(2090KJ),其中每100 rnL含水解蛋白4.0 g,碳水化合物18.8 g,脂肪1.0 g。)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经鼻胃营养管缓慢滴注,速度为由20 ml/h逐渐增至100 ml/h,滴入量由每日500 ml逐渐增至每日1500 ml。
1.5 观察内容 观察本组病例在肠外营养支持结束和肠内营养支持后进行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并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十二脂肠残端瘘经积极全面的保守治疗,其中35例20~30 d瘘口愈合,21例31~60 d瘘口愈合,死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4例,本组病例在肠外营养支持结束和肠内营养支持后进行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肠外营养支持结束和肠内营养支持后观察内容比较(x±s)
注:经统计学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前与应用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十二指肠残端漏多以局部感染状为主,如发热、局部压痛、引流液增多等,体温爬升,肠麻痹、腹胀、腹部压痛,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的改变等均可能是残端漏的征象。十二指肠残端瘘可流出大量瘘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电解质及胆汁,形成内瘘口大量瘘液刺激腹膜及腹腔内容物,引起化学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3]。另外由于丢失大量体液、电解质、蛋白质,导致血容量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缺乏、感染,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者衰竭。因此,一旦发生残端瘘,应引流积液,促进炎症吸收,配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抗炎,有条件应用善宁、乌司他丁等治疗后炎症大多局限,约2~3周后瘘口愈合,引流管周围肉芽形成,引流液减少或消失而治愈,营养支持是十二指肠残端瘘必不可少的支持治疗[4]。肠内营养的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入肝,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调节。肠内营养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间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黏膜的机械屏障;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生长,保持黏膜的生物屏障;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保持黏膜的免疫屏障;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保持黏膜的化学屏障;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减少了肝胆并发症的发生率[5,6]。
通过本组观察,表明营养支持是十二指肠残端瘘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前与应用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检测比较,肠内营养更能够全面补充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吕宁.十二指肠残端外瘘11例临床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