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155666
穿刺活检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刘桂荣 万振洲 汤四新
第1页

    参见附件(2832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探讨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40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进行分析,同时取治疗前后的血液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分析。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7例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且血液肿瘤标志物均发生明显下降。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及血液肿瘤标志物含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评价手段。

    新辅助化疗(NCT,NAC)又称术前化疗或初始化疗或诱导化疗,指对非远处转移性的肿瘤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系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1]。以化疗作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习惯性称其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 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有突出的优越性。但如何正确评价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对指导后续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40例实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结合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了解综合应用上述指标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可靠性,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经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且均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新辅助化疗后全部进行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29~65岁,平均(48.0±6.5)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麦迪逊EX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仪(生产厂家:韩国Medison公司)及西门子SQU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

    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后4~6疗程进行穿刺和静脉采血。化疗方案均采用蒽环联合紫衫类药物,具体方案:紫衫醇60 mg/m2静滴d1、8,联合FEC方案(5-氟尿嘧啶500 mg/m2 d1-5+环磷酰胺500 mg/m2d1+表阿霉素75 mg/m2 d1),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周期4~6个。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原发灶活检结果 本研究中40例原发乳腺癌治疗前原发灶穿刺组织学活检全部确认为乳腺癌。治疗后活检病理证实未见癌细胞者7例,16例显示少量蜕变癌细胞,17例仍见大量癌细胞浸润。

    2.2 新辅助化疗前后腋窝淋巴结活检结果 本研究中40例原发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28例超声发现腋窝异常淋巴结,形态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超声探查腋窝异常淋巴结≤3枚患者14例,>3枚患者19例,腋窝无淋巴结患者7例。化疗后超声显示腋窝淋巴结≤3枚患者15例,>3枚患者7例,腋窝无淋巴结患者18例,33例治疗前显示腋窝淋巴结异常患者,18例治疗后异常淋巴结消失,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早期即可发生血行播散,在治疗上必须兼顾局部与全身。新辅助化疗既能缩小肿瘤,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还有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 减少远处转移[2];对因其他原因须延迟手术的病例,术前化疗可控制肿瘤发展。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不仅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而且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 高低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率关系密切[3]。

    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价分为临床评价、影像学评价和病理学评价[4]。其中病理学评价是通过观察化疗后肿瘤细胞数量变化、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来判断化疗疗效,进而提供可靠的外科治疗手段[5]。

    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超声变化:化疗后超声显示腋窝淋巴结≤3枚患者15例,>3枚患者7例,腋窝无淋巴结患者18例,33例治疗前显示腋窝淋巴结异常患者,11例治疗后异常淋巴结消失。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连续动态地监测相应的肿瘤标志,可作为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本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EA、CA-125、CA-153、CYFRA211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前,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的指标很多,其中应用比较多的为雌激素受体(ER),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等[6],但这些指标在基层医院都无法开展,探索基层医院切实有效的监测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超声穿刺活检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灶,腋窝淋巴结病理学改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评价手段,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Chlebowski RT, Anderson G, Manson JE, et al. Estrogen alon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by means of mammography and breast biopsy. J Clin Oncol,2010,28(16):2690-2697.

    [2] 江泽飞,尉承泽.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若干热点问题.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73-74.

    [3] Straver ME, Aukema TS, Olmos RA, et al. Feasibility of FDG PET/CT to monitor the response of axillary lymphnode metastases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