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内血肿
第1页 |
参见附件(290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对提高颅内血肿清除的意义。方法 将60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肿微创脑室滴注灌洗治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终池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34.6%;观察组总有效率82.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可以加速脑室血肿的清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出血;脑室内血肿;微创穿刺;持续滴注灌洗;终池引流术
脑室内血肿包括自发性和外伤性血肿,据统计[1-2],在自发性血肿中平均占5%,在外伤性血肿中占2%,而病死率高达50%。近几年来,我们用微创技术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4例,年龄6~65岁,平均(40.1±4.5)岁;全脑室血肿3例,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血肿7例,双侧脑室血肿14例,单侧脑室血肿10例,中线移位>5 mm 8例。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为23~63岁,平均(43.2±5.1)岁,全脑室血肿2例,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血肿6例,双侧脑室血肿10例,单侧脑室血肿8例,中线移位>5 mm 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哥拉斯格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措施:通过CT确定血肿穿刺点,选择YL-1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侧脑室行额角穿刺至血肿中心,针体便自锁固定于颅骨,针体内装入针型血肿粉碎器;侧孔接引流袋引流,从粉碎针将少量等渗盐水注入脑室内,从侧孔中排出半固态、液态血肿,待排出液基本清亮后从侧方夹闭引流管并停止冲洗。经针型粉碎器向脑室注入3万~5万U的尿激酶后夹管,并相接装有等渗盐水的输液装置,3 h后打开侧管引流,当引流基本停止后开放输液装置,使等渗盐水持续滴入脑室内灌洗,直至流出液清亮为止。如估计仍有固态血肿存在,可夹管注入尿激酶,然后再灌洗,如此反复直至引流完全。观察组治疗措施: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终池置管,置管时间为微创穿刺术后1 d内,具体操作步骤:取屈膝侧卧位,穿刺点选取L3-4或L4-5椎间隙,常规消毒后,局麻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处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垂直进针,有突破感后,于终池置入引流管,接引流袋进行持续引流。引流时间一般为3~5 d,引流袋高度一般与出血最大平面一致。疗效按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13.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34.6%;观察组总有效率82.4%。两组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脑室内血肿的危险性主极高,早期及时、有效地清除脑室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患者经济负担较轻、住院时间较短、损伤小等优点,符合目前微创伤治疗的理念,被广泛应用 [3-4]。单纯脑室引流靠血肿自然崩解排出,此法引流时间长,不能有效地缓解脑室扩张和改善预后。注入尿激酶及脑室滴注灌洗,可加速血肿液化。尿激酶具有纤溶酶原激活的作用,可以溶解血凝块,防止中脑导水管及第二脑室的梗阻,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引流内出血更为安全可靠。注入尿激酶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无菌原则,防止致命性脑室炎的发生。持续滴注灌洗可以通过生理盐水的稀释交换 [5]和针头及其周围空间与脑室内远隔位的压力差使血肿的清除加速[6],从而提高疗效。持续滴注灌洗中,应注意 ①开始宜慢。②始终保持出入量的平衡。③为维持一定的颅内压,侧方引流管应高于脑室平面10~15 cm。④灌洗时,可一次灌入250~500 ml等渗盐水。⑤在血肿基本排除后微创针应尽早拔出。⑥脑室内如仍有血块,可再采取生化酶技术。终池引流具有给药方便、引流充分、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并能诱导脑室系统中脑脊液的逆循环。还可对脑脊液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减少因反复间断腰穿带来的局部创伤和痛苦等,以致动脉瘤和脑疝的发生机率减少。
总之,微创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在引出脑室内积血的同时能够加速脑室血肿的清除,减轻脑血管痉挛,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形成,弥补了单纯脑室引流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冯树贵,代明安,黄明军.外伤性脑室出血24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14):42-43.
[2] 陈哲,郭君武,冯广森,等.自发性脑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的CT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1(9):118-119.
[3] 张庆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