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4期
编号:1218219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非手术治疗患者寻找适宜的保守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125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96.1%。结论 本方法经济、无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是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标志性特征是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十分痛苦,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1]。椎腰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仅占5%~22% [2]。采用手术治疗,因创伤大、费用高,安全系数较低,患者所受痛苦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原有的症状或相似的症状会再次出现,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同时手术破坏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及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使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5例中男89例,女36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21~65岁,以30~40岁最多。84例患者有外伤史,其余41例原因不明。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X线、CT、MR、椎管造影等检查而确诊。其中L4~5突出者93例,L5~S1突出者25例,L3~4突出者3例,L2~3突出者4例。住院时间7~16 d,平均住院13.5 d。

    1.2 治疗方法 125例患者均采用卧硬板床、按摩推拿、骨盆牵引、骶管内注射、静脉滴注西药、内服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1.2.1 药物静脉滴注 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连用3 d,对神经根性症状重者甘露醇2次/d;5%葡萄糖250 ml,胞二磷胆碱0.5 g;5%葡萄糖250 ml,复方丹参针16 ml。连用10~14 d。

, http://www.100md.com     1.2.2 骶管内注射 药物组成:地塞米松 20 mg,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0.5 mg,三磷酸腺苷40 mg,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40 ml配成骶注液。患者取俯卧位暴露骶尾部,用拇指沿骶尾中线向上,触及骶骨裂孔处,常规消毒,局麻后用9号注射针,垂直皮肤刺入,穿过骶尾韧带后有明显的落空感,放低针尾缓慢进针2~3 c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推注无明显阻力,即确定穿刺成功,可将配好的药液在2~3 min内注入骶管,完毕后,嘱患者侧卧,以患侧向下休息4 h以上。骶注每周1次,3次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

    1.2.3 按摩与牵引 按摩时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用揉法沿脊柱从上至下到骶部,往返5~8次,肌肉放松后,沿脊柱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取穴,用拨、揉、点、按等法,对该经络诸穴施法,对重点穴位每次操作时间为1~2 min,直到足跟部, 患者感到酸、胀的感觉为最佳,再用倒八字分推法着重推脊柱两侧及膀胱经3~5遍。然后采用轮控式牵引床进行腰椎牵引,患者仰卧牵引床,分别放置胸部与骨盆牵引带,根据患者体重、体质、腰椎间盘突出大小、患病时间长短选择牵引重量,不适者可适当调整,一般以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为力点,重量一般从40 kg开始,力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能承受为度根据患者的感受,可选仰卧或俯卧位牵引。牵引时间30~40 min,每天牵引1次,1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牵引时间。
, http://www.100md.com
    1.2.4 中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的“痹痛”“肾亏”范畴。自拟方:独活10 g、秦艽10 g、防己10 g、五加皮10 g、川芎10 g、威灵仙15 g、川断15 g、丹参15 g、桑寄生20 g、川牛膝20 g、川草乌6 g、细辛3 g。临床辨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30 g、党参15 g,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 g、杜仲15 g,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5 g、山萸肉12 g、枸杞子15,疼痛较甚者加全蝎10 g、蜈蚣1条。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10 d为1个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

    1.2.5 腰背肌锻炼 在病情急性期后,开始教患者做腰背肌锻炼。初始应指导患者练功要领,督促指导下进行,运动幅度及次数逐日增加,以“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弓桥支撑法”、“飞燕点水法”。每天锻炼一次。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 治愈:腰腿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自如,能正常工作76例,占60.8%。好转:腰腿症状明显减轻,行走活动后小腿轻度感觉麻木,但能胜任一般工作33例,占26.4%。差:治疗前后症状不明显16例,占12.8%。本组125例,治愈好转109例,占87.2%。
, http://www.100md.com
    2.2 随访 治愈好转109例,随访2年。1年内复发3例,2年内复发7例,随访2年复发10例,占8%,未复发率90.36%,其中6例第2次住院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有4例行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药物静脉滴注治疗 甘露醇脱神经根水肿;胞二磷胆碱为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复方丹参针主要为扩张血管;地塞米松短期大剂量使用能稳定细胞壁,血管壁的完整性,抑制炎性物质的产生,阻止组织胺等致痛物质的释放。

    3.2 骶管注射 骶管内推注大剂量的药液,使病变部位的硬膜外扩张,分离髓核与神经根的粘连,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具有“液压刀效应”。骶注药液中的地塞米松,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充血,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使细胞间质水肿消退;低浓度利多卡因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周围组织水肿消退;维生素B1、B12及三磷酸腺苷具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作用,改善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
, 百拇医药
    3.3 按摩与牵引 运用按摩疗法,意在理筋整复,疏经通络,活血化瘀,以缓解腰肌痉挛,松解肌肉及神经根的粘连,促进部分髓核的回纳。通过按摩放松整个胸背部及腰部,点按腰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的主要腧穴,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治疗思路,达到疏经通络,松解粘连,调整肌肉及经络系统,改善整体与局部的血液循环。采用对抗式腰椎牵引,通过对抗式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关节突关节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腰椎牵引还可使腰椎间隙压力减小,使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

    3.4 内服中药可补益肝肾,《内经》指出“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腰者肾之府也”,腰椎承上起下,寒湿、气血瘀滞,虚劳损伤,肝肾亏虚均会形成本病,故中药具有活血止痛,补益肝肾,温经通络,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的作用,减轻了炎性反应程度,缩短了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的形成,促进变性纤维的恢复,减轻瘢痕化及瘢痕对神经组织的挤压,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 百拇医药     3.5 腰背肌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背肌表现为明显的紧张痉挛,急性期后进行腰背肌锻炼,具有稳定和保护腰椎的作用。要求坚持4~6个月,目的是:加强腰椎的外在稳定,缓解肌肉紧张痉挛,减轻疼痛和降低腰椎的负荷,预防或缓解神经根与硬脊膜的粘连,改善腰椎功能,纠正腰椎畸形,从而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

    本病通过输液、按摩、牵引、内服中药等中西医相结合的疗法,内外、上下、表里兼治,不手术,无痛苦,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非手术患者的痛苦,易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接受。

    参 考 文 献

    [1] 王梦龙,贾尔同, 刘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5):409411.

    [2] 安洪. 腰间盘突出症.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5880., 百拇医药(贾立红)